相关习题
 0  46954  46962  46968  46972  46978  46980  46984  46990  46992  46998  47004  47008  47010  47014  47020  47022  47028  47032  47034  47038  47040  47044  47046  47048  47049  47050  47052  47053  47054  47056  47058  47062  47064  47068  47070  47074  47080  47082  47088  47092  47094  47098  47104  47110  47112  47118  47122  47124  47130  47134  47140  47148  109140 

科目: 来源:全国大联考200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013

下图间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A反映的是甲地下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B反映的是位于北半球的乙地在夏至日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1)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甲地的太阳高度是

[  ]

A.

23.

B.

60°

C.

68.

D.

73.

(2)

乙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

75.5°N 5°W

B.

80°N 5°E

C.

75.5°N 5°E

D.

80°N 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大联考200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013

读下面两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24小时的全日时钟,指针为时针,

材料二:北半球夏至日各纬度昼长:20°N昼长为13时13分;40°N昼长为14时51分;60°N昼长为18时29分。

(1)

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图中夏至日某地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该地可能为

[  ]

A.

南京

B.

北京

C.

哈尔滨

D.

广州

(2)

如果此时南京为7日13时,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  ]

A.

6日的范围大于7日

B.

7日的范围大于8日

C.

8日的范围大于7日

D.

7日的范围大于6日

(3)

夏至日这一天40°S昼长为

[  ]

A.

9时51分

B.

9时09分

C.

8时51分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庆阳二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题型:013

下图是30oN附近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题。

(1)

上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

[  ]

A.

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B.

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2)

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

[  ]

A.

乞力马扎罗马

B.

阿尔卑斯山

C.

珠穆朗玛峰

D.

安第斯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庆阳二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题型:013

孟买的棉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因为这里

[  ]
A.

技术先进

B.

交通便利

C.

靠近原料产地

D.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庆阳二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题型:013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完成下题。

(1)

图中a、b两处的气温

[  ]

A.

a<28oC,b>16oC

B.

a>28oC,b>16oC

C.

a>28oC,b<16oC

D.

a<28oC,b<16oC

(2)

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大气环流

(3)

图中①与②处两地国土整治的重点分别是

[  ]

A.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B.

风力侵蚀与水源不足

C.

荒漠化与热量不足

D.

低温寒冻与能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京市2007届高三质量检测地理 题型:013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

[  ]

A.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全

B.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

C.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

D.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京市2007届高三质量检测地理 题型:013

下列做法有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南方丘陵地区全面修造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

B.内蒙古东部草原区大力垦荒种地

C.湖南洞庭湖区退耕还湖

D.在三江平原沼泽地区大力垦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京市2007届高三质量检测地理 题型:013

读2005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统计图,回答下题。

(1)

图中黑圆点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约为

[  ]

A.

11.03%

B.

20.27%

C.

32.3%

D.

68.7%

(2)

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相比,我国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0.76%,,总人口增加了4045万人。因此,目前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

A.

控制人口盲目迁移

B.

提高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C.

实行老龄化人口迁移

D.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京市2007届高三质量检测地理 题型:013

图为某城市道路网图,读图回答下题。

(1)

该城市道路网的类型为

[  ]

A.

方格式

B.

方格一环行一放射式

C.

环行放射式

D.

自由式

(2)

从该城市道路网的空间分布看,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最有可能是

[  ]

A.

组团式

B.

条带式

C.

集中式

D.

放射式

(3)

该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列解决的办法中合理的是

[  ]

A.

建筑大量停车场,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交通的压力

B.

在市郊建环行道路,禁止所有货车进入市中心行驶

C.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轻轨列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D.

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建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京市2007届高三质量检测地理 题型:013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下题。

(1)

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图5中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

A.

a—c--d—b

B.

a—d—b—c

C.

c—d—b—a

D.

d—b—c—a

(2)

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

逆城市化趋势

B.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C.

城市人口始终向市中心集聚

D.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3)

b图中市中心最可能形成的城市功能区是

[  ]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工业区

D.

住宅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