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954 46962 46968 46972 46978 46980 46984 46990 46992 46998 47004 47008 47010 47014 47020 47022 47028 47032 47034 47038 47040 47044 47046 47048 47049 47050 47052 47053 47054 47056 47058 47062 47064 47068 47070 47074 47080 47082 47088 47092 47094 47098 47104 47110 47112 47118 47122 47124 47130 47134 47140 47148 109140
科目:
来源:全国大联考200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013
|
下图间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A反映的是甲地下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B反映的是位于北半球的乙地在夏至日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0126/0003/a6aacf7c5439e4dc39fd39789f0f23b5/A/Image6.gif)
| (1) |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甲地的太阳高度是
|
[ ] |
A. |
23.5°
|
B. |
60°
|
C. |
68.5°
|
D. |
73.5°
|
|
(2) |
乙地的地理坐标是
|
[ ] |
A. |
75.5°N 5°W
|
B. |
80°N 5°E
|
C. |
75.5°N 5°E
|
D. |
80°N 5°W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大联考200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013
|
读下面两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24小时的全日时钟,指针为时针,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0126/0002/d4f592ae203118dba207b3f72f954922/A/Image5.gif)
材料二:北半球夏至日各纬度昼长:20°N昼长为13时13分;40°N昼长为14时51分;60°N昼长为18时29分。
| (1) |
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图中夏至日某地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该地可能为
|
[ ] |
A. |
南京
|
B. |
北京
|
C. |
哈尔滨
|
D. |
广州
|
|
(2) |
如果此时南京为7日13时,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
[ ] |
A. |
6日的范围大于7日
|
B. |
7日的范围大于8日
|
C. |
8日的范围大于7日
|
D. |
7日的范围大于6日
|
|
(3) |
夏至日这一天40°S昼长为
|
[ ] |
A. |
9时51分
|
B. |
9时09分
|
C. |
8时51分
|
D. |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庆阳二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题型:013
|
下图是30oN附近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0125/0005/b0a2e30789bc6956c734c222b9c50cb7/A/Image6.gif)
| (1) |
上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
|
[ ] |
A. |
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
B. |
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C. |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
D. |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
|
(2) |
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
|
[ ] |
A. |
乞力马扎罗马
|
B. |
阿尔卑斯山
|
C. |
珠穆朗玛峰
|
D. |
安第斯山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庆阳二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题型:013
孟买的棉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因为这里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庆阳二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题型:013
|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完成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0125/0002/4e8927ad9c38dd26f74c525b8890888b/A/Image3.gif)
| (1) |
图中a、b两处的气温
|
[ ] |
A. |
a<28oC,b>16oC
|
B. |
a>28oC,b>16oC
|
C. |
a>28oC,b<16oC
|
D. |
a<28oC,b<16oC
|
|
(2) |
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 ] |
A. |
纬度位置
|
B. |
海陆位置
|
C. |
地形地势
|
D. |
大气环流
|
|
(3) |
图中①与②处两地国土整治的重点分别是
|
[ ] |
A. |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
B. |
风力侵蚀与水源不足
|
C. |
荒漠化与热量不足
|
D. |
低温寒冻与能源短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京市2007届高三质量检测地理
题型:013
|
读2005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统计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0124/0008/4884352e4d3e779a8c07c7e2733d5b6c/A/Image9.gif)
| (1) |
图中黑圆点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约为
|
[ ] |
A. |
11.03%
|
B. |
20.27%
|
C. |
32.3%
|
D. |
68.7%
|
|
(2) |
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相比,我国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0.76%,,总人口增加了4045万人。因此,目前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 ] |
A. |
控制人口盲目迁移
|
B. |
提高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
C. |
实行老龄化人口迁移
|
D. |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京市2007届高三质量检测地理
题型:013
|
图为某城市道路网图,读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0124/0007/10fc9cb50d9ca33ba3da0f9ec780185b/A/Image8.gif)
| (1) |
该城市道路网的类型为
|
[ ] |
A. |
方格式
|
B. |
方格一环行一放射式
|
C. |
环行放射式
|
D. |
自由式
|
|
(2) |
从该城市道路网的空间分布看,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最有可能是
|
[ ] |
A. |
组团式
|
B. |
条带式
|
C. |
集中式
|
D. |
放射式
|
|
(3) |
该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列解决的办法中合理的是
|
[ ] |
A. |
建筑大量停车场,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交通的压力
|
B. |
在市郊建环行道路,禁止所有货车进入市中心行驶
|
C. |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轻轨列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
D. |
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建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京市2007届高三质量检测地理
题型:013
|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0124/0006/8d42a5a66da5be3c746bfd0ca0028f7e/A/Image7.gif)
| (1) |
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图5中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 ] |
A. |
a—c--d—b
|
B. |
a—d—b—c
|
C. |
c—d—b—a
|
D. |
d—b—c—a
|
|
(2) |
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 |
A. |
逆城市化趋势
|
B. |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
C. |
城市人口始终向市中心集聚
|
D. |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
|
(3) |
b图中市中心最可能形成的城市功能区是
|
[ ] |
A. |
商业区
|
B. |
行政区
|
C. |
工业区
|
D. |
住宅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