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990  46998  47004  47008  47014  47016  47020  47026  47028  47034  47040  47044  47046  47050  47056  47058  47064  47068  47070  47074  47076  47080  47082  47084  47085  47086  47088  47089  47090  47092  47094  47098  47100  47104  47106  47110  47116  47118  47124  47128  47130  47134  47140  47146  47148  47154  47158  47160  47166  47170  47176  47184  109140 

科目: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2007-2008高三地理专业班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021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

(1)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的是

A.

马六甲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英吉利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2)

甲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乙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这是因为它们所处的气压带或风带不同所致,它们所处的气压带或风带分别是

A.

赤道低压带

B.

西风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东北信风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2007-2008高三地理专业班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021

珠江水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水质较好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2007-2008高三地理专业班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021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的散射作用将热量还给地面

D.大气通过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21

根据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约0.6±0.2℃

B.南极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

C.近百年来气候变暖加剧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D.20世纪以来赤道地区冰川退缩明显,南极大气中甲烷浓度无明显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第二教材 高三地理 题型:021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1)

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

年降水量

B.

海拔高度

C.

荒漠化程度

D.

人口密度

(2)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A.

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B.

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

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

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专题(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题型:021

早在2000年前,我国创造的管道运输

A.用钢管输送

B.用竹管输送

C.输送天然气

D.输送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浙南五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021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

A.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B.制造业门类齐全,以电子、化学、机械等工业为主

C.采矿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

D.黄金产量世界第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题型:021

有关中国大力发展私人轿车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坐车难及塞车现象

C.可能进一步加剧城市的塞车及空气污染

D.可以有效缓解下岗工人就业难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题型:021

读下图“新疆南部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题。

(1)

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

环盆地以维吾尔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B.

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分布

C.

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

D.

环盆地有大小不同不连续的绿洲分布

(2)

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

热量不足

B.

水源不足

C.

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

D.

地质灾害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题型:021

北京时间2003年12月30日3时许和2004年7月25日15时5分,我国“双星计划”的人造卫星“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分别在西昌、太原两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双星计划”是我国科学家提出的首个国际空间合作探测计划,“探测一号”卫星主要对赤道附近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探测二号”卫星主要探测极地上空的空间环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题:

(1)

下列有关我国在西昌建立卫星发射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昌并不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基地

B.

基地位于高海拔地区,经常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具有最佳的发射条件

C.

基地处于较低纬度地区,距赤道近,有利于火箭较快进入轨道,节省燃料

D.

每年夏半年是西昌卫星基地的最佳发射季节

(2)

有关“探测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的公转角速度为15°/小时

B.

它的公转线速度与地球赤道上某点的自转线速度一样

C.

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D.

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