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五岳之首、中华寿山、国山等众多称号,但她却两次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无缘。直到2006年9月18日,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泰山才正式成为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
(1)如果在图中沿甲、乙连线做一地形剖面图,则应为下列哪一幅图形
对于泰山的“身高”,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2006年7月4日开始,山东省国土测绘院首次对泰山高度进行法定测量。此次采用的是“双保险”——除采用精密的________测量方法外,还采用传统的几何水准测量法。
(2)简要分析泰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3)旅游者登临泰山可以观赏“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四大自然景观。试分析观赏“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及时机,并简要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4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029次,旱灾1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解放后,全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
材料二: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
(1)简述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气候原因。
(2)简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地理分布特点。
(3)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成灾强度都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山东省于2006年6月16~18日首次举办“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文博会上山东省17市布展连成一体,形成整体格局,展示山东文化产业的风采。为此,在文博会上布置三个板块:东部以青岛为中心,布局滨海文化产业带展区,展示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中部以济南为中心,布置以山、泉为代表的鲁中文化产业带区,体现山(泰山)、泉(泉城)文化特色;西部以济宁为中心,布局儒家文化、运河及黄河文化产业带,体现儒家文化、运河文化、运河物流等基本特色。这三个板块由东到西形成文化产业长廊,体现山东整体文化风貌(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以青岛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区旅游业很发达,其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
(2)泰山已纳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该山的成因,并分析其旅游价值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阅读下面2003年10月6日人民日报一段文章摘录,题目是“郑州:农业观光情趣浓”,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十一黄金周”期间,郑州市民兴起“农业观光游”,他们走出市区,来到市郊各农业观光景点,买农产品,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尽情享受浓浓的乡村情趣。
在郑州市郊,有各式各样的农业生态精品旅游点,如金水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二七区凤凰岛休闲观光园等。这些景点在休闲、娱乐、消费的基础上,把区域文化、民俗风情、现代技术融入其中,游客能看到组培苗木生产过程、高档果品保鲜设施展示等。
(1)农业观光旅游属于________旅游的一种,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又不破坏环境,还为当地创造了________价值。其特点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入旅游中,既有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气息。
(2)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可学到哪些知识?
(3)旅游者大量涌入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
(4)该旅游形式的开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0年,日本组织了一次“富士山清洁战”,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富士山,清理游人扔下的垃圾,保护了这一地区不因游人过多而被污染。
材料二: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行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收集垃圾的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免费吃一次午餐。
材料三: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庐山和张家界等名山,日本人不但不在上面建缆车,就连上山的公路也只修到2000多米,剩下的路要游客自己去爬,甚至连台阶都不建。
(1)富士山上存在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并分析其污染源。
(2)日本推出材料一、二中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什么?我国有必要开展这类活动吗?
(3)材料三中日本人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1992年九寨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不断增多,1998年达到38.5万,2002年更是高达125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参观九寨沟后,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是对景区的挑战,旅游增加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据此回答。
(1)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2)九寨沟内著名的五彩池,是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但近几年却出现水位大幅度下降,试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
(3)你认为九寨沟在今后的旅游管理工作方面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湖泊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2110平方千米,夏季平均3900平方千米,秋季平均345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1290平方千米,容积减少57亿立方米。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圩堤溃决,损失惨重。
(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7、8两月降水不多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
(2)造成1998年洪水位高于1954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什么?
(3)该省提出“治湖必先治江,治江必先治山”的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山、江、湖”的综合开发治理,请你为此献计献策:
①在山区应以治理________为重点,实施________工程;
②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_______;在湖区实施________工程。
(4)该省的都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防治该流域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还有哪些?请各举四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的国情,开展减灾防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减灾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
(1)简析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2)2007年3月3~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乙图中②海湾出现了3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
(3)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43
五花大米草原产于英国沿海,淤积能力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东南沿海地区后,有大米草生长的沿海滩涂每年以100米以上的速度向海洋拓展。新淤积出来的土地含盐量太高,既不利于开垦为耕地,也不适合淡水养殖。大米草所到之处,滩涂上的生物几乎全部灭绝,还使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影响沿海养殖区的生存和发展;港口也因此而废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英国和我国东南沿海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自然条件使大米草生长旺盛?
(2)适宜大米草分布的海岸地区一般具有哪些特征?大米草的生长使该海域的外力作用发生什么变化?
(3)据资料说明大米草的生长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资源发生了哪些变化?
(4)大米草的引进,导致我国东南沿海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