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6年深圳、东莞等地六校联考地理试题初稿 题型:069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保卫开发和建设这块宝地。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2分)
(2)乙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6分)
________。
材料二: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
(3)结合材料二,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6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题型:06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材料四: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1)材料一中所示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的________都市圈。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_______,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________(河流)分布。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________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沿江县市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题型:06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马六甲海峡历来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中国约60%的石油进口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该区域航道异常拥堵,海盗猖獗,加之国际恐怖势力有向该区域渗透的趋势,随时会造成运输线路中断。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潜在威胁。
目前对于中国来说解决“马六甲困局”已经形成了两个可供替代的方案:即缅甸通道和泰国克拉地峡运河。此外,还有另外的设想:修建从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到中国新疆的中巴输油管道,或者是从孟加拉国的吉大港通往中国西藏的中孟输油管道及将克拉地峡运河改为克拉地峡石油输送管线的设想。
材料二:东南亚部分地区地形图
(1)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2)在解决我国能源输送问题的各种设想中,为什么首先考虑了管道运输这种运输方式?
(3)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管道运输线的建设首先考虑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因素。
(4)在图中用“=”标出克拉地峡的位置。
(5)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析,在众多设想中中缅输油管线有何优势?
(6)图中河流①发源于________,叫________,其补给类型主要是________,该河应如何加以开发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题型:069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图示区域北部的地形特点及其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2)简述B谷地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并对开发该地旅游资源的不利因素作简要评价。
(3)C所在国家中高科技产业中心是________,试简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卷(文综地理) 题型:069
历史上,西南边疆的各族人民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南边疆的发展引人注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热力过程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最强,气温低的原因。(8分)
(2)写出图中所示地区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的名称。(6分)
(3)2004年12月20日,全长168千米的大(理)丽(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该铁路总投资为41亿元,是我国西部铁路网的重要干线。试分析说明大丽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秋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069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地区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春季________,多风沙。
(2)在图中用序号表示的下列几个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填序号)。①缺少水源林的丘陵区②丘陵梯田③灌溉农田区④城镇地区
(3)为了保护那里的生物多样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现已在丘陵地区建立了一个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水库的________方向。
(4)在城镇④周围所建的工厂((10)是自来水厂(11)造纸厂(12)纺织厂(13)火电厂)中,对城镇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填序号)。
(5)该地区利用沼气作能源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图中①②⑦⑧四个地点,冬季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
(6)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 题型:069
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危急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中甲地区属于我国生态环境极危急地区。简述这里主要有哪些环境问题以及为什么本地区环境问题突出。
(2)简析乙地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 题型:069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拨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从图上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东部地形可能是________,西部地形可能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评价本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图中A地农业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届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高三单元卷·地理卷(一) 题型:069
读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图、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图、黑龙江垦区商品率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垦区土地垦殖指数为________,黑龙江垦区1997年耕地单产________。黑龙江垦区1997年向国家上缴约________亿吨的商品粮。
(2)黑龙江垦区的土地利用构成特点是________。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潜力在于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届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高三单元卷·地理卷(一) 题型:06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示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区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是________。草原产草量空间变化特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3)该地区植被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的________规律,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B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