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2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 题型:069
西非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最贫困的区域之一,人口众多,产业单一,环境恶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西非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A地的气候资料。材料三:
2011年12月,中国与由非洲主要产棉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组成“棉花四国”即A地区在日内瓦共同发表公报,宣布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1)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尼日尔河中上游的汛期主要在________(季节)。
(2)分析A地区发展棉花生产的区位条件。
(3)试分析A地区发展棉花加工的有利条件和中非棉花合作对西非地区的经济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2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 题型:06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
“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
200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制约条件是________,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2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 题型:069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问题。
(1)①地位于②地________方向,①地距③地约________千米。
(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新一天的范围________。
(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或慢),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②地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5)比较此季节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6)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简述国家间产生竞争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题型:069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
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1)描述图中3500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2)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根据黄河流域发展状况,说明其原因。
(3)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
(4)据表,指出本次海冰形成的重要自然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题型:069
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下图中图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乙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题型:069
下图中所示地区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国政府积极支持风能发电的研究和开发,风能技术日臻成熟,风电已占全国发电量的
20%。材料二 乙国依靠科学技术,走高效特色农业之路,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该国在世界鲜花市场的占有率已达
6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鲜花王国”。(1)说明甲国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主要原因。
(2)分析乙国成为“鲜花王国”的主要区位条件。
(3)从水系特征和社会经济特点阐述图示区域大力开发运河航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题型:069
读“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的水平距离约为________km。
(2)请在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
(3)指出图中一处错误,并说明理由。
(4)判断甲乙两地不能目视丙处附近河中行驶船只的是________地。请在下图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5)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_。
(6)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试分析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验收地理试题 题型:069
下图为2010年第六号台风“狮子山”、第七号台风“圆规”、第八号台风“南川”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地是西北太平洋菲律宾以东的洋面和我国的________(海区)。说明这些海域成为台风源地的主要原因。
(2)台风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说明预防台风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验收地理试题 题型:069
读“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到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地区分布受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制约,北京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评价北京市旅游开发条件
(3)若北京进一步利用黄金周节假日扩大远距离客源,怎样改善交通设施?
(4)“人文奥运”是2008年奥运主题之一,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请您为2008年参加奥运的外国运动员或游客介绍北京三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胜古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验收地理试题 题型:069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读下图,回答问题。
(1)长城属于________文化景观,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_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已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资源,它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2)长城这一中华大地雄伟壮观的文化景观,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人文意义外,它还与我国某些自然地理界线大致吻合,请分别说明:
人文意义:________
自然意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