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
B.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
C.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 B.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 D.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
【小题1】人地关系中“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体现在图中的
A.①箭头中 | B.②箭头中 | C.③箭头中 | D.④箭头中 |
A.共同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公平性原则 | D.公开性原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
B.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
D.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差4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
C.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
D.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
A.从A点向东至B点 | B.从A点向西至B点 |
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
【小题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
A.250米 | B.239米 | C.200米 | D.300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 )
A.南方 | B.东南方 | C.西北方 | D.北方 |
A.东半球 | B.西半球 |
C.东、西两半球 | D.南、北两半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许多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等新的交通设施。读“某城市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是:
A.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源 |
B.防止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 |
C.美化城市环境 |
D.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有关该图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温度:a > b > c > d |
B.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气压:d > a > b > c |
C.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侧视图,b处有冷暖气流相遇 |
D.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侧视图,④为热力原因引起的下沉气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
C.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
D.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