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小题1】2005-2010年,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安徽 | B.四川 | C.广东 | D.上海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 B.加速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 D.提高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住数(单位:岁)。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小题1】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
B.表中各国,日本是人口最老的国家 |
C.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
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
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 B.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幅减少 |
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 | D.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图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一②一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
D.①→⑥环节揭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差异性的表现 |
A.农村更多使用沼气获得绿色能源 | B.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 |
C.大力开发水能和核电 | D.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类型森林海拔与地理位置分布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森林类型可能是
A.热带雨林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针叶林 |
A.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 B.亚欧大陆和南美大陆 |
C.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 | D.澳大利亚大陆和南美大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关于该水库储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 D.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温带针叶林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所示区域的地壳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A为长江中游河段与某湖泊的水体交换示意图,图B为图A中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湖泊储水量最大的时间点是③ | B.8月,PQ河段流速最快 |
C.一年中,PQ河段由P流向Q的时间长 | D.10月,PQ 河段流向为P Q |
A.灌溉用水量增加 | 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
C.河流上游来水量小 | D.伏旱天气,降水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一位中国学生在阿根廷城市别德马(60°W,40°S附近)旅游时拍摄的景观图片(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19:00),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 | B.西北方 | C.东南方 | D.西南方 |
A.11小时 | B.12小时 | C.13小时 | D.14小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完成题。
【小题1】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 B.地形以山地为主 |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
A.H地湿地面积广大 |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
C.G地为青藏高原 |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