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318国道大致沿30°N纬线延伸,沿线景观极为丰富,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318国道沿线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
B.依次穿越湘、鄂、皖等省区 |
C.自西向东依次与京九、京广、京沪线相交 |
D.通过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分区 |
A.上海-宜昌之间 | B.宜昌-成都之间 |
C.成都-林芝之间 | D.拉萨-樟木之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径流深度是将计算时段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以毫米计。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年降水量②径流深③河道频率 |
B.①河道频率②径流深③年降水量 |
C.①径流深②河道频率③年降水量 |
D.①河道频率②年降水量③径流深 |
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反比 |
B.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
C.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也很小 |
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省区各气候带面积比重统计图,回答小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省区位于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东南地区 |
A.纬度较高,南北跨纬度较大 |
B.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
C.以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
D.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完成小题。
【小题1】我国非能源矿产与经济增速不匹配的省份是
A.蜀、辽 | B.豫、滇 | C.陇、黑 | D.京、赣 |
A.市场广阔 | B.劳动力资源丰富 |
C.科技先进 | D.地理位置优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 该山地为
A.长白山 | B.秦岭 | C.天山 | D.阿里山 |
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 |
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 |
C.a湖是b河的主要补给水源 |
D.b河一年中有春汛与夏汛两个汛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四季分配类型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 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季分配类型依次是
A.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长夏无冬秋去春来、四季如春 |
B.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四季如春、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
C.四季如春、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
D.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四季如春、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
A.地形 | B.气候 | C.纬度 | D.海陆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计划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我国不同区域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总体上表现为
A.沿海地区均较早,内陆地区均较晚 |
B.南方地区均较早,北方地区均较晚 |
C.东部地区较早,西部地区较晚 |
D.直辖市2020年前都实现了“人口零增长” |
A.交通便利程度 | B.城市化水平 |
C.人口迁移率 |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夏季风的强弱 | B.冬季风的强弱 |
C.太阳直射点移动 | D.厄尔尼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 B.5° | C.8° | D.10° |
A.①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
D.④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0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上,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阶段性原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