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题。
纬度 | 23.5°N | 30°N | 40°N | 45°N |
霜期时长 | 5天 | 15天 | 55天 | 105天 |
A.作物品种 | B.纬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A.天气严寒 | B.地面辐射强 | C.微风 | D.大气逆辐射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 B.太阳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流水沉积 |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 B.与化学作用的无关 |
C.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 | D.形成于各地带的岩浆岩地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火山喷发一定会形成大理岩 |
B.日本的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
C.火山是由岩浆逐渐冷却堆积而成的 |
D.岩浆岩不能转化为其他岩石,只能转化为岩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完成题。
【小题1】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岩浆 |
A.岩浆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岩浆 |
A.上升冷却凝固 | B.外力作用 | C.变质作用 | D.重熔再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题。
【小题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 B.喷出岩 | C.沉积岩 | D.变质岩 |
A.变质岩、岩浆岩 | B.沉积岩、岩浆岩 |
C.岩浆岩、变质岩 | D.岩浆岩、沉积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拔动地球仪模拟地理运动(但不移动地球仪)。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 B.四季的更替 | C.运动物体的偏移 | D.极夜的范围变化 |
A.0°,4时 | B.0°,6时 | C.60°, 4时 | D.60°,6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假设北京为北极点(其余地球自转情况不变)后的半球投影图。据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北京的角速度是
A.约15°/小时 | B.约30°/小时 | C.约45°/小时 | D.0°/小时 |
A.约1670千米/小时 | B.约835千米/小时 |
C.约1440千米/小时 | D.约1170千米/小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 | B.水星或金星 | C.金星或木星 | D.火星或土星 |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的1月0℃等温线可能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纬度、地形 | B.盛行风、洋流 | C.经度、地形 | D.盛行风、纬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