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指出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3分)
(2)M、P、Q中哪一处是高级住宅区,并说出判断理由。(5分)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何处并说出理由。(4分)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8分)
(1)从50年代到80年代,城市人口增幅最大的是______年,增幅最小的是_____年。(2分 )
(2)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1994年比1950年相比约增加了_________个百分点。(1分)
(3)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的是__________年代,这种现象是否叫逆城市化现象?为什么?(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
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山西省除煤炭外,还应大力发展电力、_____、机械、化工、____ 等工业部门。(4分)
(2)结合材料一,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哪些?(4分)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传统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出谋划策。(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略图(下图)
材料二: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13年9月27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1)分析上海在商业贸易发展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
(2)下图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3分)
(3)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地处杭州湾畔的金山区有著名的特大型企业一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分析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主要原因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三角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13年9月27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1)分析上海在商业贸易发展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2)下图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3)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地处杭州湾畔的金山区有著名的特大型企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分析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主要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 90 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4分)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6分)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分别表示北美洲局部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和局地风向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①气流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的原因。(4分)
(2)北美大陆南北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季,试分析该季节北美洲南北温差较大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进入2010年以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一场里氏8.8级强震撼动了智利中南部以及若干周边国家,震源深度33千米。地震在智利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0人。
(1)分析海地和智利大地震的共同成因。(4分)
(2)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级小,但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很多,试分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下图)。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4分)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 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2) 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3) “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
(4)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