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0573  50581  50587  50591  50597  50599  50603  50609  50611  50617  50623  50627  50629  50633  50639  50641  50647  50651  50653  50657  50659  50663  50665  50667  50668  50669  50671  50672  50673  50675  50677  50681  50683  50687  50689  50693  50699  50701  50707  50711  50713  50717  50723  50729  50731  50737  50741  50743  50749  50753  50759  50767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型中的__________岩,B处为__________岩。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镇入图中适当位置,并指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__________岩。
4.A、B、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层A、B的形成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回答:
小题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小题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小题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判断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图中字母______,其能量来源是________。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属于③类岩石
B.石油和天然气多储藏在④类岩石之中
C.②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有密切关系
D.b过程可以表示火山喷发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储油构造中,自上而下分别代表
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水、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小题1:在a、b、c、d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aB.b
C.cD.d
小题2: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重熔再生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秦岭南麓某地地质结构图(图2),回答下面试题

3.图中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列是
A.O,D,Q     B.D,Q,O  C.Q,D,O     D.O,Q,D
4.图中最容易形成河流的位置为
A.①      B.②   C.③      D.④
5.该地的植被覆盖状况及主要类型分别为
A.覆盖率低 温带草原  B.覆盖率低 高山草甸
C.覆盖率高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覆盖率高 温带落叶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7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B.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③处地形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击扇
D.④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12.引起该地山区植被多样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分差异显著   B  热量差异显著
C纬度差异显著   D距海远近差异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阅读材料,完成11—12题。
明故宫的午门里有一块“血迹石”。青灰色的石面上,夹杂的绎褐色斑纹,像是渗透到石头中的鲜血。有人说血迹石是明代方孝孺血浅宫门留下的。苏州虎丘有一块渗血“千人石”。传说是吴王阖闾在这块石头上砍死了所有修建坟墓的工匠,千人石每到大雨之后,都从岩石中渗出“血水”。其实“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相作用,便出现了绛褐色的团块和条纹,经过成岩作用,形成了血迹石。以后随着地壳运动而抬升,被工匠从山上采到。苏州的“千人石”实际上是一种紫红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成而。经千百年的日晒风吹雨打,流纹岩里的氧化铁游离出来,每当遭受狂风暴雨的侵袭后,氧化铁就被雨水冲刷带了出来,故雨水呈现出淡淡的红色。

2,4,6

 
1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A.花岗石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1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血迹石的出现经历了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过程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3,回答3—5题。

3.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4.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5.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