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0742  50750  50756  50760  50766  50768  50772  50778  50780  50786  50792  50796  50798  50802  50808  50810  50816  50820  50822  50826  50828  50832  50834  50836  50837  50838  50840  50841  50842  50844  50846  50850  50852  50856  50858  50862  50868  50870  50876  50880  50882  50886  50892  50898  50900  50906  50910  50912  50918  50922  50928  50936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月球表面环形山的最主要成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堆积作用C.太阳风作用D.天体撞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长江三峡B.石笋、石钟乳C.河口三角洲D.沙丘、沙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是黄土高原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位置特殊表现在(   )
A.东南季风向西南季风过渡地带
B.森林带向荒漠带过渡地带
C.流水作用为主向风力作用为主过渡地带
D.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区过渡地带
小题2:黄土高原成因是          (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所示的地貌类型中,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如果某聚落所在的区域,广泛分布着上图四种地貌,则制约该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地形C.热量D.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D.干旱和大风现象
小题2: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是(  )
A.地势低平B.地势坦荡C.沟谷发育D.波状起伏
小题3: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
小题4:甘肃西峰南小河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
A.保水、保土、保肥B.防洪治涝、降低地下水位
C.保塬、护坡、固沟D.开沟引水、扩大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河流流出山谷,随流速减慢,可形成冲积扇地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
A.黏土、砾石、粉砂

20081027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
小题2:黄河从孟津以下流出山口,在何处形成上述地貌(   )
A.石家庄、邯郸B.西安、宝鸡
C.济南、徐州D.郑州、开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形地貌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高原地区光照充足,向阳的高坡是人类理想的栖息之地
B.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C.山区优先发展铁路运输,其次是航空运输
D.山区选择公路关键是看地形条件如何,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面甲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丘
小题2: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
小题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B.冰川C.流水D.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右上图,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③⑥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下面两个小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实验一:在模拟的缓坡上,堆放5—10厘米厚的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细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一个两端开口的长箱体,在一端的入口处附近堆放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土,用电吹风向另一端吹风
 
观察到的现象
模拟的自然现象
实验一
坡面上出现的现象:
 
实验二
停止吹风后沙粒沉积有何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