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0837  50845  50851  50855  50861  50863  50867  50873  50875  50881  50887  50891  50893  50897  50903  50905  50911  50915  50917  50921  50923  50927  50929  50931  50932  50933  50935  50936  50937  50939  50941  50945  50947  50951  50953  50957  50963  50965  50971  50975  50977  50981  50987  50993  50995  51001  51005  51007  51013  51017  51023  51031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深秋,我国北方常有寒潮活动,农民用烟雾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理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治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B.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C.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D.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2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3—4题。

小题1: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
小题2:图2显示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A.气温日变化幅度大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
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② ________辐射;③_____辐射。
(2)图中④表示    作用。
(3)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    (阴天或晴朗)的夜间,这一原因与图中①、②、③中的     (填代号)过程有关。
(4)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     ,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来自图中的     ____。(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关太阳辐射与大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很大B.大气对太阳辐射没有选择性
C.大气对太阳辐射没有散射作用 D.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人类排入大气中严重破坏臭氧层的是  
A.二氧化碳B.氟氯烃
C.二氧化碳D.粉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原因是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的下面马儿跑……”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散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