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2079  52087  52093  52097  52103  52105  52109  52115  52117  52123  52129  52133  52135  52139  52145  52147  52153  52157  52159  52163  52165  52169  52171  52173  52174  52175  52177  52178  52179  52181  52183  52187  52189  52193  52195  52199  52205  52207  52213  52217  52219  52223  52229  52235  52237  52243  52247  52249  52255  52259  52265  52273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中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迁出分布示意图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认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区,而“湖广填四川”几乎是与“江西填湖广”同时发生的。
……江西在元末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即使在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其残余势力仍然对明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江西地区长期遭受着明朝统治者的“重赋”待遇。
材料二  ……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我们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我们已经有22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随着我们国家最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们又看到了中国部地区加快复兴的前景……回往过去30年……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资源都在流明。……打开国门之后,资本、技术、投资、贸易机会、人才各种要素向哪里转移?中国的沿海区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环渤海。我们今天中国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城市差不多的场景。过去五年一个非常清晰的现象是若干资源要素开始向中国内陆转移。画一路线图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地区……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商业文明与城市变迁》(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来,中部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持的边缘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2001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东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1)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洪武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积极意义。(8分)
(2)九江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分析其成为米市和茶市的自然条件。(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粗实线画出陇海、兰新两条铁路。
(2)所画铁路线上标有圆圈的城市从东向西前6个依次是_____。
(3)这两条铁路向西已与____铁路接轨,成为连结亚洲 _____ 地区和欧洲 ______  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有“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之称,对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外贸和开发沿线资源有重大意义。
(4)我国六大古都有 ______个位于陇海线上。陇海线附近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古迹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潜力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 。(1分)
(2)A地农业生产潜力高,但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2分)
(3)比较B、C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4)D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 ,主要限制条件是_________  。(2分)
(5)E地在农业地域类型上属于___________,如何提高其农业生产潜力?(4分)
(6)F地是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主要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下图为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某地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

(1)1983年时,秸秆基本上都是当作燃料燃烧的,试分析这样做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3分)。
(2)2003年地农业部门结构呈现_______ (1分)的新格局,这样的结构调整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农民生活的影响是___________(3分)。
(3)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该地的农业用地可能会逐渐减少,试分析针对这种情况该地应如何发展,才能提高其经济效益。(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 、______   _和____________。(3分)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1分)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3)说明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2分)。
(4)影响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分)
(5)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图示地区发展条件相比最具劣势的是( )(1分)
A.交通不便    B.政策支持   C.水分条件差   D.科技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14 “北京市规划市区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所示高科技园区有   个。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有             (选择填空)。
A. 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高          B. 产品面向市场         
C.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D. 研发费用较高        
(2)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选择填空)
A.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气候宜人
B.依托北京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C.邻近航空港,交通便利
D.位于北京与天津之间,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3)当前北京市正在进行工业地域调整,四环路以内将建成工业营销、研发机构及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对外交往窗口;四环路沿线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郊区县将建成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其带来的3项好处是       (选择填空)。
A. 节省劳动力和占地空间          B. 降低运费和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C. 促进了耕作业的发展           D.充分发挥北京市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
E.减少了北京市区环境污染        F.分散了北京市的工业污染源
G.改善了北京市居民住房紧张的状况
(4)北京的大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       (选择填空)。
A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B 交通拥堵问题较严重
C住房拥挤                     D 城市中心区的衰落
(5)要解决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选择填空)
A.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污染的高技术产业   B. 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扩大其规模
C. 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中心人口               D.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悉,近年来随国家相关文件颁布,山东农民种粮积极性日见高涨。各地一些撂荒多年的废弃地纷纷被农民抢着承包下来,同时,山东省也加强了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图9为山东省近10年间粮食与蔬菜生产状况比较图。

材料二 山东省粮食生产条件发展变化情况(表1)时间阶段 水利化程度
 (1)据材料一中的图文资料,说明从1999年到2008年以来山东省粮食和蔬菜的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并由此进一步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5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制约山东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4分)读世界某两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两地均是所在国家重要的农业区,试比较两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共同的自然
区位。(12分)
(2)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比较二者在区位因素上的异同。(8分)
(3)芝加哥交通便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武汉城市圈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连接南北的作
用。试简要分析武汉城市圈形成的区位优势。(10分)
(2)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在逐步推进,试分析武汉城市圈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中可能受到的影响。(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