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2352  52360  52366  52370  52376  52378  52382  52388  52390  52396  52402  52406  52408  52412  52418  52420  52426  52430  52432  52436  52438  52442  52444  52446  52447  52448  52450  52451  52452  52454  52456  52460  52462  52466  52468  52472  52478  52480  52486  52490  52492  52496  52502  52508  52510  52516  52520  52522  52528  52532  52538  52546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人口相等的四座城市2008年人口变动资料表”,假设人口只是在这4城市间流动,正数为迁入,负数为迁出。读表完成1~3题。
 




出生人数
死亡人数

 
100
200
3000
1500
1800

-100
 
100
-500
1200
1000

-200
-100
 
-2500
4000
2000

-3000
500
2500
 
3500
3000
小题1:有关这四座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甲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丙
C.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D.人口数量增长最少的是乙
小题2:甲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   )
A.实行计划生育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预期寿命延长
C.鼓励晚婚晚育D.已进入“现代型”的增长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与我国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
A.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B.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增长
C.各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限制越来越少D.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以下人口迁移现象主要由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是
A.三峡建设,百万移民
B.我国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C.鄂尔多斯地区由于沙漠化扩展,部分居民被迫南迁
D.“二战”后,美国接受了大批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表是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分布状况表,读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人口较多的是     方,主要原因是                       
如下表: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2)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主要由__________平原向______方的__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扩散。
(3)简要分析造成以上迁移的原因。
(4)比较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迁移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3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4亿。

图A  2003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图B  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小题1:从图A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从图B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2分)
小题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2分)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小题3: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2004年广东、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小题4: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见图方向变化。据此回答:

1.图中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自然灾害  C.经济因素  D.地形土壤
2.“闯民”是为了寻找新的土地,从顺治八年(1651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约299年的时间里,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主要的影响是
A.污染水资源  B.水土流失加剧  C.生物物种灭绝  D.森林资源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美国国内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C.人口迁移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3.过去“湖广熟,天下足”。近年来,该地区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有
A.人口增多,粮食商品率下降  B.水旱灾害频繁
C.全球气候变暖,粮食减产  D.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省中,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移出较多的省是______和______。
(2)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是
A.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B.压缩城市人口规模
C.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D.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
(4)改革开放后,ABCD四省中,民工输出最多的省是______,民工输入最多的省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这一时期民工流动的方向: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是______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环境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