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4223  54231  54237  54241  54247  54249  54253  54259  54261  54267  54273  54277  54279  54283  54289  54291  54297  54301  54303  54307  54309  54313  54315  54317  54318  54319  54321  54322  54323  54325  54327  54331  54333  54337  54339  54343  54349  54351  54357  54361  54363  54367  54373  54379  54381  54387  54391  54393  54399  54403  54409  54417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关各地自然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工业生活燃煤多,降水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处大板块交接处,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很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长江沿岸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海作为长江沿岸经济的龙头,其发展工业的条件极其优越,下列对其工业发展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长江黄金水道与沿海海运的“丁”字路口,水运便利
B.长江沿岸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
C.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不足,但能源尤其是水能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
小题2:长江流域从下游到上游,体现了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的基本趋势。下列对其沿岸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江城市顺流分布排序是:重庆、宜昌、武汉、南京
B.沿江钢铁工业中心逆流分布排序是:上海、武汉、攀枝花、重庆
C.旅游景点自西向东排列是:四川峨眉山、武汉黄鹤楼、苏州园林、南京中山陵
D.跨江铁路由西向东依次是:焦柳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8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部分河流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2分)
(2)指出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3分)
(3)指出该地区主要的能源资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山脉是       ,特大城市是       ,C河是      ,A所在省是      (4分)。
(2)图中C河长度及流域面积远小于黄河,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大于黄河,试简要分析其成因。(2分)
(3)与亚马孙河相比,图中河流水运相对发达,请分析原因。(2分)
(4)B湖所在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平原相比其农业发展有何有利条件?(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长江水利网)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年输沙量(108m3
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094
82.0
四水来沙
0.241
18.0
入湖总沙量
1.335
100
出湖总沙量
0.351
26.3
湖内沉积量
0.984
73.7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949
1958
1974
1977
1984
湖泊面积(km2
4350
3141
2820
2740
2691
湖泊容积(108m3
293
228
188
178
174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                 (1分)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2分)请解释该河道特点形成的原因?(2分)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1分)
(3)长江在             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分析原因。(2分)
(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后因高原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逐步被同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材料二: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儿茶素等成分,能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并能迅速清除或分解已进入血管壁内的脂质,有抗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还能抗血小板聚集和促进脂类化合物排泄的作用,从而改变血液流动特性,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肌梗死、脑血管梗阻等疾病。
材料三:下图是“藏彝大走廊”示意图。

(1)简要分析藏地不产茶和藏民嗜茶的原因。(10分)
(2)简要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俄罗斯当地时间2014年2月7日第22届冬奥会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索契是地球上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冬天的平均气温为八到十摄氏度,夏天的气温很少超过三十摄氏度,一年中有二百多天阳光普照,虽然与我国吉林省吉林市处于同一纬度,但温度却是天壤之别,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半年时间都可以下海游泳,是著名的黑海海滨度假城市。右图是索契位置图。
             
材料二 伏尔加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1)试分析索契夏天的气温很少超过三十摄氏度的原因(4分)
(2)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试分析伏尔加河流域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8分)
(3)伏尔加河与我国东北的松花江相比较,他们的汛期有何异同点?(6分)
(4)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将野生棉花作为农作物加以种植的是开创哈拉帕文明(范围见图9)的古印度达罗毗茶人。考古证据显示,哈拉帕人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将棉花纺成棉布、制作成衣服和其他日用品。发展到17世纪末期,印度一度控制了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但哈拉帕文明却在种植业以及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等蓬勃发展的情境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公元前5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时,全球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灾难说和自然灾害说等几种猜想。

(1)对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你支持哪个观点?请加以阐述。(6分)                                                                     
(2)试分析印度一度控制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区位条件。(8分)
(3)孟买曾是印度棉纺工业中心,但现在孟买所有棉纺工厂已全都搬到内陆。孟买棉纺工厂搬到内陆,会对印度内陆产生哪些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下图是“我国长江流域局部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简述图中湖泊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8分) 
(3)据图分析湖南省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及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