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4255  54263  54269  54273  54279  54281  54285  54291  54293  54299  54305  54309  54311  54315  54321  54323  54329  54333  54335  54339  54341  54345  54347  54349  54350  54351  54353  54354  54355  54357  54359  54363  54365  54369  54371  54375  54381  54383  54389  54393  54395  54399  54405  54411  54413  54419  54423  54425  54431  54435  54441  54449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省区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铁路线直达广州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该省省会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湿润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河流交汇
小题3:下列我国重大工程位于或通过该省区的有
①南水北调             ②西电东送        ③西气东输             ④三峡工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选择东线先行。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B.①③C.②⑤D.②④
小题2: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D.湿地面积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回答各题:
小题1:下列现象的发生可能对耕地造成危害的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水土流失   ③赤潮   ④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是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收入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材料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月28日,华北、黄淮、江淮北部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与常年同期相比,降水量偏少5~9成,致使区域旱情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灾情严重。
(1)从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该地此次降水异常偏少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区域此次农业生产灾情严重的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但却存在过渡捕捞现象
B.渤海沿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
C.我国近海石油资源贫乏
D.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海洋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人类对海洋不会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6分)
(4)图中A处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试分析治理东北老工业区环境污染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该岛约有266万人口,主峰蓝山峰海拔2256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
A.720人/平方千米B.650人/平方千米
C.510人/平方千米D.240人/平方千米
小题2:下列有关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城市都沿海岸和交通线分布B.东部地区河短流急
C.常绿硬叶林遍布中部地区D.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 01 0年11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发布了《2 01 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正式发布了3 0个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的是生产对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的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的是社会组织者处理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下表是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区及指数。


材料二: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GDP同比分别增长12.6%、1 3.4%和l 1.6%,比东部分别高出1.9、2. 7和0.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 010-2 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判断:“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1)指出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省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 2008年,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结合材料一说明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一指出制约浙江省提高绿色发展指数最大的困难,并就此提出可行性措施。(6分)
4)分析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在此过程中中西部应注意的问题。(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8分)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有关发展指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0年)
材料二:我国珠江水系图

(1)比较分析2005-2009年,广东、广西两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差异。(10分)
(2)2005-2009年,广西农业生产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珠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8分)
(3)简要分析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发展优势。(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外力作用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图甲)。

材料二 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示意(图乙)

(1)图乙所示河流的流量年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     图。(1分)
(2)图乙中形成伸入沙漠的楔形绿洲的原因是由于         注入。(1分)
(3)图乙中历史古城堙没于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绿洲因水源干涸而废弃;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2分)
(4)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乙中的雪线将             ,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融水减少,绿洲退缩,             扩大。(3分)
(5)简要分析图乙中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主要条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