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4629  54637  54643  54647  54653  54655  54659  54665  54667  54673  54679  54683  54685  54689  54695  54697  54703  54707  54709  54713  54715  54719  54721  54723  54724  54725  54727  54728  54729  54731  54733  54737  54739  54743  54745  54749  54755  54757  54763  54767  54769  54773  54779  54785  54787  54793  54797  54799  54805  54809  54815  54823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3分)
(2)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近年来在传统化工的基础上逐渐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3)指出天津化工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简述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5分)
(4)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台湾岛地图,回答题。

小题1: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气候因素B.河流因素
C.地形因素D.矿产因素
小题2:台湾多地震是由于(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多飓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小题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江苏省铁路规划图,完成题。

小题1:江苏省正在按照“北上渤海,南下上海,贯通沿海”的方案建设沿海铁路,其中的线路包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修建淮安—扬州—镇江铁路的主要目的是
A.有利于改善江苏生态环境
B.减缓宁启铁路运输的压力
C.展现江苏先进的科学技术
D.加快苏南、苏北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省区简称是     ,请从气候、地形、河流三方面归纳其区域特特征。                                                  
                               。(4分)
(2)从空间位置的角度看,①、②城市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是          。(1分)
(3)③、④是河流中上游的湿地,其主要的生态价值有                           
                           。(2分)
(4)试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面积
B.人口
C.城市化水平
D.经济总量
小题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水流平缓河道曲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D.峡谷幽深猿声啼
小题3:与图中其他省市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
A.柑橘B.稻米C.天然橡胶D.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甲地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A.水田种植业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D.山地畜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B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举出四个)
(2)(4分)C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该地区的成功经验          该措施的作用是:          
(3)铁路C经过的平原开发较早,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农业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完成题.

小题1: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   )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
小题2: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
①临矿产资源  ②沿河分布    ③临农业区    ④沿交通线分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3: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
A.三面环山,钢铁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B.水源水量不大,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
C.本地夏季风会把钢铁厂的废气带到城区积累
D.本地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城市日照时数统计图。回答题。

小题1:上图显示的数据状况,与其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
A.哈尔滨市1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因其正值极夜期间
B.上海市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与副热带高压影响有关
C.拉萨市各月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因其海拔高
D.各城市6月份日照时数差值最小,是海陆位置决定的
小题2:该年3~5月,北京比哈尔滨日照时数明显偏多,主要是因为北京(   )
A.白昼时间长B.太阳高度大C.降水量较少D.气温上升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