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5283  55291  55297  55301  55307  55309  55313  55319  55321  55327  55333  55337  55339  55343  55349  55351  55357  55361  55363  55367  55369  55373  55375  55377  55378  55379  55381  55382  55383  55385  55387  55391  55393  55397  55399  55403  55409  55411  55417  55421  55423  55427  55433  55439  55441  55447  55451  55453  55459  55463  55469  55477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8分)
材料一:2011年3月,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个有着9840多万人的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成渝经济区位置图(图1)及成渝地区简图(图2)

(1)成渝经济区区别于其他三大经济区的位置特点是                  。 (4分)
(2)图2中的等温线,属于    (一、七)月,M处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偏  (高、低),原因是                                                  。(8分)
(3)据材料分析,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有政府支持、                   。(4分)
(4)川气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最终到达上海。川气东送输送的天然气按开发利用角度属于      (常规能源、新能源),简述该工程对成渝地区经济的影响。(6分)
(5)《规划》为成渝经济区确定了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请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建议。(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三十年来,制造业逐渐转移到
A.英国一德国B.德国一美国
C.东亚一拉美D.美国一日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3年“两会”期间,首度提出了“中四角”概念,希冀通过抱团发展,在长江中游区域打造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读“中四角”区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中四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加速产业升级
D.降低生产成本              D.扩大耕种面积
小题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四角”发展的劣势是
A.自然条件差,资源极匮乏
B.工业基础差,发展潜力小
C.中心城市距离远,职能单一
D.经济外向度低,开放竞争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箭头a和c的运输方式是   
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水
小题2:有专家指出,d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
B.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C.沿途地区海水大量入侵
D.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降水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碳足迹是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排放量既包括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又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图示意2007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我国碳足迹总量较大的省区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沿海地区D.西部地区
小题2:下列影响各省区碳足迹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产业结构C.气候因素D.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该经济区包括中原地区5省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面积28.9万平方千米,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的13.3%和9%。立足当地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借力京津冀,是该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措施。
下图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格局图,表格为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

(1)分析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发展条件。(7分)
(2)比较山西与河南两省所承接工业类型的差异。说明产业转移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产品的生命周期依次划分为新产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当有不同类型的国家净出口该产品时,则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下一个阶段。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产品成熟阶段为
A.T2—T4B.T2—T5C.T3—T5D.T3—T6
小题2:该产品生产企业在Ⅲ类国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B.便捷的交通C.充足的能源D.先进的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互补性结构关系和竟争性结构关系两种。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S越大,结构越相似,竟争越激烈,读下表完成下列题。

小题1:与湖南省竞争关系最强的一组省区是
A.桂赣B.粤闽C.滇赣D.桂滇
小题2: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
A.福建向云南提供劳动力B.广东向广西提供资金
C.湖南向江西提供资源D.江西向广西提供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上海和安徽同属华东地区,但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上海近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安徽地处内陆,相比华东各省经济较不发达,但近年来不断开拓创新,目前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并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铁路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首位。
材料二: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部门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能反映工业发展状况。

(1)比较2012年上海和安徽工业增加值的变化特点。(3分)
(2)上海部分工业部门转出到安徽,既影响两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升级,概述两地产业结构升级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4分)
(3)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接受上海工业部门的区位优势。(4分)
(4)上海转出部分工业部门,大力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和科研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分析说明其对上海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双转移”战略是广东省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殊三角地区转移。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双转移”战略给广东带来的影响是
A.珠三角地区对劳动力需求增加B.省内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增大
C.促进了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化D.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下降
小题2: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A.转入地基础设施落后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C.转入地环境污染严重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