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5522  55530  55536  55540  55546  55548  55552  55558  55560  55566  55572  55576  55578  55582  55588  55590  55596  55600  55602  55606  55608  55612  55614  55616  55617  55618  55620  55621  55622  55624  55626  55630  55632  55636  55638  55642  55648  55650  55656  55660  55662  55666  55672  55678  55680  55686  55690  55692  55698  55702  55708  55716  109140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期我国某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使农田成了城里人眼里的香饽饽,医生、律师、公务员,都竞相捋起裤管袖子下田割回稻谷挖个番薯。结合下图,完成题。

1.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

A.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食品

B.丰富城市景观并发展旅游业

C.缓解城市污染及热岛效应

D.为农业培育粮食、蔬菜良种

2.新建八卦农田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充足的客源市场 国家的优惠政策 特色的农业模式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36我国海关公布的数字表明,2011年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31万吨,我国已经成为越南大米的主要出口市场。据此完成题。

1.下列属于越南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A.黑土肥沃,雨热同期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市场需求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劳动力充足

2.如要减少稻米进口,需提高我国水稻的总产量,下列生产措施较合理的是(  )

A.大面积的开垦耕地

B.发展大型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

C.改变经营方式,扩大农场规模

D.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应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业生产的景观图。读图,完成题。

1.我国北方地区在早春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主要是改变了农业生产的(  )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水分条件 D.肥力条件

2.我国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大力推广该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地膜覆盖可以起到(  )

A.保温作用 B.保水作用

C.保肥作用 D.防止病虫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双低菜籽油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最富营养的食用油之一。世界油菜籽生产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澳大利亚以及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总产量方面居世界第一,但是在油菜籽的品质方面比较落后,不仅杂质较多而且含油量偏低。同时,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植物油的消费也日益增长,1999年以来,每年进口油菜籽位居世界第一。据此完成题。

1.我国油菜籽总产量世界第一,但仍需大量进口的原因是(  )

A.油菜种植业的商品率低

B.国外市场价格较低

C.油菜籽品质落后

D.市场需求量大

2.我国要提高油菜籽质量亟须(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某县(Q)北依燕山,缓坡地分布有由片麻岩发育形成的土壤。该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百年栗树随处可见,是我国著名的板栗生产之乡(如图显示为该县生产的板栗)。早在20世纪40年代,位于我国东部的某国(R)Q县采集种栗,并调集专家选择和Q县同一纬度(40°N)的本土山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其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却与Q县板栗相差甚远。据此完成题。

1.同一纬度的山区,R国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不及我国Q县板栗,形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可能是(  )

A.光热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2.Q县应分布在我国的(  )

A.辽宁省 B.河北省

C.陕西省 D.甘肃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如图所示。读图,完成题。

1.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影响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机械化水平 B.市场

C.劳动力 D.科技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题。

1.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D.劳动力充足

2.乙、丁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地区特征有(  )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________地;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加强________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与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 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2)目前北京人可吃到更多的蔬菜,请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北京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材料一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盟一些国家牛奶价格遭腰斩,引发多国奶农倾倒大量鲜牛奶,仅比利时就有300万升鲜牛奶被倒掉。

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

国家

英国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城市人口比重(%)

90

76

90

97

材料三 2012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

内蒙古

71.9

青海

11.5

新疆

118.9

云南

10.4

黑龙江

69.8

北京

9.5

河北

61.2

上海

5.8

山东

21.1

天津

4.6

陕西

15.7

山西

12.7

(1)这次欧洲奶农的大规模倾倒鲜牛奶行为,反映了哪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科技 B.交通

C.市场 D.政治

(2)结合材料二与欧洲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原因。

(3)由材料三总结我国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