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087  6095  6101  6105  6111  6113  6117  6123  6125  6131  6137  6141  6143  6147  6153  6155  6161  6165  6167  6171  6173  6177  6179  6181  6182  6183  6185  6186  6187  6189  6191  6195  6197  6201  6203  6207  6213  6215  6221  6225  6227  6231  6237  6243  6245  6251  6255  6257  6263  6267  6273  6281  109140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2001年3月在甘肃永靖县境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了恐龙脚印,恐龙脚印一直通向附近被沉积岩岩石覆盖的地方。据此回答根据恐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
A、干旱环境
B、地势低洼的河湖岸边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和人们的防、抗灾能力不同。因而出现不同的灾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据此回答1~4题。
1、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B、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C、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D、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2、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主要的“灾变”是
[     ]
A、赤潮
B、火山喷发
C、海面上升
D、沙尘暴
3、关于农业社会灾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灾能力极弱
B、巨灾伤亡人口增多,财产损失巨大
C、人口、财产密度低
D、人员伤亡、财产有所损失
4、造成中生代生物恐龙灭绝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下列哪种灾变造成的
[     ]
A、海侵与海退
B、岩浆运动
C、地震
D、陨石撞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古海蚀地貌位置示意图
1、据图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     ]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1~2题。
 
1、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     ]
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
C、下垫面
D、大气环流
2、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冰期雪线下降
B、间冰期海面降低
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
D、间冰期物种锐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___处。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2、气候冷暖交替对我国地理事物变化的影响是
[     ]
A、气候暖湿有利于黄土堆积
B、气候冷干有利于黄土侵蚀
C、最暖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
D、最冷时期温度带显著北移
3、青藏高原是否隆起与地理环境变化不吻合的是
[     ]
A、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其内部出现寒旱化
B、青藏高原隆起加剧西北地区干旱化
C、若青藏高原移走,东亚季风将减弱
D、青藏高原隆起,与黄土高原堆积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长在水温22-300C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材料二:"世界珊瑚礁分布示意图"。
(1)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山坡上找到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东北海岸海域海水温度在25~32℃之间,但珊瑚礁并不多,分析缺少珊瑚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请评价这些珊瑚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高考真题 题型:单选题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12 期中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___;深度1.6米处是_____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