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1872  61880  61886  61890  61896  61898  61902  61908  61910  61916  61922  61926  61928  61932  61938  61940  61946  61950  61952  61956  61958  61962  61964  61966  61967  61968  61970  61971  61972  61974  61976  61980  61982  61986  61988  61992  61998  62000  62006  62010  62012  62016  62022  62028  62030  62036  62040  62042  62048  62052  62058  62066  109140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Q点为极点,两圆圈为纬线圈,某一极地考察队从图中O地向西北方向出发,到达P地时,P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P点位于晨昏线上。读图回答下列题。

 

1.该考察船到达P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5月初 B.7月初

C.1O月初 D.11月初

2.此时,北京时间为( )

A.5时 B.11时 C.17时 D.23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软流层 B.下地幔

C.图中D层 D.图中G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下列题。

1.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

A.调快 1 小时 B.调慢 1 小时

C.调快 24 小时 D.调慢 24 小时

2.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所示),这时广州时间应为( )

A.5 时 B.8 时 C.16 时 D.21 时

3.从广州往返美国(航线不变),旅客发现去程时间短,返程时间较长,这是因为( )

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缘故 B.受东北信风影响的缘故

C.受高空西风影响缘故 D.受时差影响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2009年3月28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材料2:几个主要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1)当新西兰和斐济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______,图中5个城市中最接近正午的是________。

(2)关于以上5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个城市均在大陆西岸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

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

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一致

(3)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家住伦敦的珍妮观察到太阳方位与下图大致相符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位于东半球和昼半球且昼夜等长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5)全球开展“熄灯一小时”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

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⑩_________。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填右图中气候类型代号),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盛行_________风的地区,其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填右图中气候类型代号),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季节为______半球的_____季,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南极洲外,其它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右图中气候类型代号)

(5)丁气候代表的地点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

A.北京 B.上海 C.罗马 D.开普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认识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临沂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___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其中30°N纬线上由10°W向西到155°E为夜半球,同时72.5°E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2)图中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3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小时,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