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晋江市高三综合测试(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締约方会议于2011年11 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是解决温室 气体排放及带来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5分)
(3)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不计人口的机械增长),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根据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北京年净增加人口最多
B.宁夏死亡率最高
C. 上海死亡率比北京高
D.宁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
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
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两省区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导致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地理位置 B.气候 C.水资源 D.地形
2.导致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因素为( )
A.计划生育政策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流动 D.自然资源
3.有关两省区人口流动趋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省区人口稀疏,为净流入区
②甲省区劳动力富裕,为净流出区
③乙省区人口稠密,为净流出区
④乙省区劳动力短缺,为净流入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1.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 )
A.基塘农业B.绿洲农业C.坝子农业D.河谷农业
2.该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国家政策扶持B.游牧地点迁徙
C.水、热条件适中D.光照条件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英国农业地域图”(图中数字为经纬度)。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欧洲西部适宜甲农业类型分布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利于水稻生长
B.温凉潮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C.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D.热带半干旱气候,草场广阔
2.甲农业地域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C.气候D.科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
1.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有( )
A.生产规模小 B.商品率高
C.精耕细作 D.科技水平高
2.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酸雨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铜矿炼制的原料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图”。影响乙、丙、丁三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原料、动力、劳力B.原料、动力、市场
C.动力、劳力、市场D.市场、交通、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确定区域优势,发展优势部门,需要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部门生产发展所需要满足的布局要求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逐条比较,最后进行综合评价。下表是石油化学工业布局的要求与某区域条件的比较表。分析表格内容,回答下列两题。
区位因素 | 资源 | 劳动力 | 工厂用地 | 燃料 | 运输条件 | 市场位置 | 批发业 | 用水 | 税收布局 |
要求 |
|
| ◇ |
| ◇ | ★ | ◇ | ◇ |
|
某区域条件 | 差 | 良 | 优 | 良 | 优 | 良 | 差 | 优 | 优 |
区位因素重要程度:★指向性要求(最重要要求) ◇重要要求 一般要求
1.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的市场条件不够理想,但下列区域优势条件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
A.运输条件 B.工厂用地 C.税收 D.用水
2.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需要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批发市场 B.扩大资源来源
C.引进外来劳动力 D.建立发电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拟在①、②、③、④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布局合理的是( )
A.①自来水厂、②火力发电厂、③印染厂、④服装厂
B.①服装厂、②印染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C.①火力发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④印染厂
D.①印染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