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可知( )
A.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铁路穿过居民区使得居民出行方便
B.城市空间形态呈组团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C.①、②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居民区的是①地
D.③、④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③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藏年楚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年楚河河谷与我国东部平原相比,种植油菜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太阳辐射强 C.水源充足 D.地势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兰州为显著提高白兰瓜的产量、质量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如下图)。下列有关砂砾层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①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②增大土壤日温差 ③便于采摘白兰瓜
④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⑤提高土壤温度 ⑥便于灌溉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若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乳牛、水果、花卉生产那么与字母顺序相对应的是( )
A.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 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C.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年中国大蒜市场价格暴涨,许多农民大蒜在2010年扩大大蒜的种植面积。由此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 )
A. 气候 B. 政策 C. 市场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所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D.投资多,能耗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如图),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地形 C.技术 D.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迎着金融风暴的挑战,2009年3月浙江海宁某村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共同集资参股购买某国土地种植大豆。村干部介绍说:“该国一半国土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耕地开垦面积不到50%,该国政府鼓励外资从事土地开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浙江海宁农民海外创业所去的国家是( )
A.智利 B.巴西 C.阿根廷 D.秘鲁
2.与该国相比,浙江农业区位条件不利的是( )
A.耕地资源不足 B.市场需求量不大
C.水热资源贫乏 D.农业劳力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