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
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4分)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2分)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分析图中棉花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2)描述图中C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图示地区国家首都的分布相对于自然要素而言有哪些特点?应用区位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1.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
2.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
A.经济腹地更广 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 D.改革开放更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2010年我国冬小麦麦收时间信息图”,回答下题。
1.影响山东省麦收时间东西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降水 C.温度 D.土壤
2.为制作麦收时间及状况分布图,应先后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①GPS ②R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漠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题。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漠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 1 560 | 2 100 | 2 460 | ||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漠化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漠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我国黑龙江省地区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 )。
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
B.土地石漠化加剧
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
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 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
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 D.有计划地退耕还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市场经济其实也就是候鸟经济,投资商就是“经济候鸟”,哪个地方“水草丰美”,投资商就飞到哪里。读某工业“候鸟”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转移的工业可能是 ( )
A.钢铁工业 B.电子工业 C.化学工业 D.纺织工业
2.20世纪90年代,新疆吸引该类产业转入的主要优势是 ( )。
A.原料充足,且品质高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资源充足 D.产业协作条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题。
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下题。
1.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
A.“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B.经济腹地较小 企业间过度竞争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
2.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A.城市化水平 B.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