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学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二 亚马孙河水系图。
(1)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6月?(8分)
(2)A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燃料乙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使用燃料乙醇的轿车。该国燃料乙醇消费从2008年开始超过汽油消费量,燃料乙醇已成为该国私家车的主要燃料。试分析A国燃料乙醇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8分)
(3)B城市是某国家首都,人口500多万,其气候特征是怎样的?该城市水源主要来自哪里?(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学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丹麦 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314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公里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小岛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说出丹麦海岸线分布特点及原因。(4分)
(2)简述分析丹麦水能蕴藏量不丰富的原因及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12分)
(3)分析丹麦的主要农业类型(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雨季时,影响两地降水的分别是( )
A.西南季风、赤道低压 B.西南季风、西南季风
C.赤道低压、赤道低压 D.赤道低压、西南季风
2.甲、乙两地均位于大陆东岸且纬度相近,则乙地年均温小于甲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云层 B.洋流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所示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近两个月,请结合“五旬风”出现时的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 )
A.南非高原 B.撒哈拉沙漠
C.纳赛尔水库 D.东非高原
3.下列不可能出现“五旬风”的地区有( )
A.澳大利亚 B.西欧 C.美国西部 D.中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由此可见,2008~2009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了暖冬。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B.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
2.右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气候变化长短不一
D.冷暖干湿交替
3.遏止气候变暖,必须( )
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
B.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
C.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表示潜水位等值线,图乙表示图甲中XY两地间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 D.从北向南
2.在资源利用上,图中显示该地存在的问题是( )
A.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盐碱化
B.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
C.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D.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沙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冰雹 B.洪涝 C.暴雨 D.干旱
2.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地区一年中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D.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2.下面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带类型相同,都为热带雨林带
B.从甲自然带到乙自然带反映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从甲自然带到乙自然带反映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自然带类型不同,甲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乙地为热带雨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欧洲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分别为( )
A.高山草甸带、高寒沙漠带
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
C.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2.积雪冰川带下界南坡比北坡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坡为山地迎风坡 B.北坡气温较低
C.南坡水分条件好 D.北坡植被较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