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图”(1→3竞争力由强到弱,港、澳、台除外),读图回答下题。
1.长江干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中,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处于中上游位次的组合是( )
A.沪、苏、皖 B.浙、豫、陕
C.赣、渝、黔 D.湘、滇、藏
2.影响内蒙古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区位条件有( )
①人力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发达 ④草场资源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回答下题。
资源类型 | 主要分布省区 | 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平均少(%) | 平均资源丰度比全国平均多(%) |
耕地资源 | 黑龙江、吉林、宁夏、云南、 西藏、甘肃、青海 | 0.56 | 66.24 |
矿产资源 | 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 | 0.02 | 4 |
能源资源 | 山西、云南、四川、陕西、 贵州、西藏 | 0.11 | 5.68 |
森林资源 | 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 四川 | 0.27 | 1496.59 |
1.四大资源都多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
2.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森林资源
3.我国“资源诅咒”最不明显的区域是(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其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最高处海拔259米。目前,雷州半岛是中国重要的特色生产基地。下图为“雷州半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不属于雷州半岛上河流特征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流程较短
C.呈放射状 D.汛期较长
2.2012年8月,由上海宝钢投资兴建的南方沿海最大的钢铁厂落户湛江。在该地建设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海运便利,便于运进铁矿石
③邻近华南和东南亚消费市场 ④科技和资金力量雄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雷州半岛特色农业基地的优势农产品可能是( )
A.甜菜、亚麻 B.棉花、荔枝
C.甘蔗、柑橘 D.橡胶、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1.关于图中省区的正确叙述是(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哈萨克斯坦、蒙古以及c、e两省区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常规能源缺乏,但太阳能丰富
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关于a、b两省区的正确叙述是( )
A.晴天多,日照长,但气候高寒,农作物单产低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内部,其下游流入缅甸
D.由于海拔高,降水少,因而湖泊稀少
3.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往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其气候成因是( )
①纬度较低
②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
③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较低的谷地,受地形雨影响显著
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甲为“台湾某海岸地区的月降水量和月蒸发量分布图”,乙为“台湾四城市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海岸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哪个城市附近( )
A.台北 B.花莲 C.彰化 D.高雄
2.就自然环境而言,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回答是( )
A.晒盐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茶叶栽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大部分聚落 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3.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及某年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说出1月0℃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2分)
(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2分)
(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4)简析古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并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一般而言,江苏省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作为苏南地区,城镇化率约为70.8%;其他地区为苏北地区,城镇化率为51.8%;南京另算。江苏省苏州市西洞庭山岛是中国十大名茶碧螺春的主产地之一。茶树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具有耐阴、喜湿的生理习性。
材料二:下表是2010年江苏省苏北地区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经济数据 | 苏北地区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8920.3 |
第一产业(亿元) | 1222.6 |
第二产业(亿元) | 4258.7 |
下图是江苏省主要城市分布图和太湖地区示意图。
(1)从区域发展阶段来看,苏北地区处于 阶段,该阶段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方向是 。(2分)
(2)分析苏南城镇化的发展是如何促进当地第二产业发展的。(4分)
(3)简述太湖对西洞庭山岛上碧螺春的生长所起的有利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5亿。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波及能力指数反映某一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辐射能力越高。下图反映了中原经济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波及能力指数变化情况。
(1)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处于 (自然带)向 (自然带)的过渡地带。(3分)
(2)图中淮河中游支流分布特点是 ,汛期出现在 (季节),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2分)
(3)波及能力高且持续上升的工业部门是 ,试分析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5分)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下图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含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2009~2013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3分)
(2)分析说明图15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2分)
(3)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