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2718  62726  62732  62736  62742  62744  62748  62754  62756  62762  62768  62772  62774  62778  62784  62786  62792  62796  62798  62802  62804  62808  62810  62812  62813  62814  62816  62817  62818  62820  62822  62826  62828  62832  62834  62838  62844  62846  62852  62856  62858  62862  62868  62874  62876  62882  62886  62888  62894  62898  62904  62912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反之为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城市发展统计图”,完成下题。

 

1.根据图中地理信息,判断该地( )

A.城市人口数量波动上升 B.区域耕地面积增加

C.人均城市用地没有变化 D.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2.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有( )

A.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城区气温下降

B.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C.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蔬菜、乳畜、花卉等农业部门发展较快

D.城区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洪涝灾害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年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主要盛行(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以教育文化为主体定位的功能区宜设在(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2012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图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城市。(2分)

(2)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说明未来48小时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3分)

(3)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2分)

(4)说出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时的天气状况,并把该天气系统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画在下图中。(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3分)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3分)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2分)

(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其原因。(2分)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表。

(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出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影响。(5分)

(3)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试分析其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B.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km

C.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D.汛期出现在冬季

2.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

A.400m 550m B.800m 350m

C.400m 650m D.800m 65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中能反映冬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