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2744  62752  62758  62762  62768  62770  62774  62780  62782  62788  62794  62798  62800  62804  62810  62812  62818  62822  62824  62828  62830  62834  62836  62838  62839  62840  62842  62843  62844  62846  62848  62852  62854  62858  62860  62864  62870  62872  62878  62882  62884  62888  62894  62900  62902  62908  62912  62914  62920  62924  62930  62938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2014年国庆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最低的城市是( )

A.重庆 B.西安

C.南京 D.成都

2.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

①人口众多 ②交通通达度高 ③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回答下题。

 

1.从表中数据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最易发生( )

A.热岛效应 B.地下水缺乏

C.内涝积水 D.干岛效应

2.导致该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转化为地下径流降水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中心区( )

A.降水量少 B.硬化地面增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水资源利用率低

3.下列措施对缓解两地 “转化为地下径流降水量” 的差异作用不大的是( )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C.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D.限制城市建筑物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是我国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下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夏季风 D.海陆位置

2.关于我国林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林线高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我国林线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海南省

C.藏南林线海拔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

D.西北林线比东北高主要是因为西北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读图A艾比湖流域示意图、图B艾比湖周边示意图,回答下题。

 

1.现今艾比湖湖水的补给和湖泊类型是( )

A.受b、j、k河直接补给,为淡水湖

B.受b、j、k河直接补给,为咸水湖

C.受b、j河直接补给,为淡水湖

D.受b、j河直接补给,为咸水湖

2. b、k两河河口三角洲位置自1966年至今的变化趋势是( )(注:前移、后退均针对河流流向而言)

A.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前移

B.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后退

C.b河三角洲位置前移、k河三角洲位置后退

D.b河三角洲位置后退、k河三角洲位置前移

3.艾比湖萎缩,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 )

A.空气质量提高 B.生态系统不稳定

C.湖水下渗,地下水增多 D.含盐粉尘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1.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对比( )

A.甲地冬季风力大于乙地 B.甲地夏季风力大于乙地

C.甲乙两地夏季风力相等 D.甲地夏季风力小于乙地

2.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已知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其( )

A.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

C.受暖流时间长 D.位于山地迎风坡

3.该区域冬雨率过高,则( )

A.年降水总量大 B.冬季洪涝灾害严重

C.植被耐旱性较差 D.气温年较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AB、EF相交于O点且平面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P是EF上的最南点。读图,完成下题。

 

1.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则( )

A.F在O点正南方位 B.B在O点正北方位

C.A在F点东北方位 D.E在P点正南方位

2.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

A.A地昼短夜长、B地昼长夜短

B.E地和F地昼夜等长

C.E、F两地昼长均达到一年中最大

D.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

3.一年中,O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达( )

A.0° B.23°26′

C.46°52′ D.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共18分)材料一:安徽省某山风景区(118°E, 31°N附近)是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海拔多在50米到450米之间,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同时又属国家凤丹原产地。每年,各色牡丹和石林组成壮观的花海石林,素有“名花似海,奇石如林”之称。

材料二:图为该山喀斯特地貌成因过程图(顺序已被打乱)

材料三:图为该山山麓地区气候资料图 (曲线表示气温,柱状图表示降水)

材料四:牡丹的生长条件——牡丹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充足的阳光对牡丹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牡丹植株呈休眠状态。牡丹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二判断,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______________。(2分)并结合材料二和三,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4分)

(2)根据材料一和三,分析该山6—8月降水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和四,分析该山牡丹花欣赏的最佳时间段为____月。(2分)并仅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否适合种植牡丹。(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共13分)读海南岛及其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地的干燥度等于该地的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试比较位于同纬度的东方与琼州两地的干燥度,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

(2)海南岛西部昌化江流域的滨海区域出现了热带沙漠带,这是我国唯一可以看到热带沙漠的地区。但回顾历史,该地曾林木茂密,是人类的宜居地。试分析该沙漠景观的成因。(4分)

(3)海南岛东部被称为“台风走廊”,试分析台风对其影响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共19分)

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最后注入北海(泰晤士河穿过首都伦敦,伦敦距河口88千米),是全国第二长河,也是一条重要水路。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描述大不列颠岛地形特征?(6分)

(2)描述泰晤士河水文特征?(5分)

(3)伦敦港是世界大港口之一,试分析伦敦港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4)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海上风电的国家之一,被认为拥有欧洲最好的风力资源。试分析大不列颠岛东、西两侧海域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黄山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清明、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 D.雨水、处暑

2.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 )

A.①小雪或大雪 B.②立春或立秋

C.③春分或秋分 D.④芒种或大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