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回答下列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
A.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B.荒漠带、针叶林带、草原带
C.草原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D.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2.在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高达5500米左右,明显要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坡度 D.年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题。
1.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下列题。
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2.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图中两山顶的温差为( )
A.1.2 ℃ B.1.2 ℃~2.4 ℃
C.2.4 ℃~4.8 ℃ D.0 ℃~2.4 ℃
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地球同步卫星会受到太阳影响,其空间位置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题。
1.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共有(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关于太阳活动对同步卫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使卫星绕地球公转速度发生变化
B.电磁波对卫星的影响强度白天小于夜晚
C.使卫星传输到地球站的信号受干扰
D.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卫星受太阳的影响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据此回答下列题。
1.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D为AB线的中点。读图完成下列题。
1.若图中ADB线为一条经线,ACB线为昏线,则C点的地方时可能为( )
A.12时 B.18 时 C.6时 D.9时
2.若图中AD线与DB线分属两条不同经线的一部分,ACB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A点地方时为6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位于昏线上
B.从A到D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
C.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D.B点时间为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题。
1.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区通过钻探某一岩层得出的地质数据:黑点代表钻井位置,斜线左边数据代表井口所在地面海拔高度(单位:米),斜线右边数据代表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下列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地形坡度在四地中最缓
B.乙地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为主
C.丙地地下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丁地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为主
2.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则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题。
1.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 )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2.依照上题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①时之后,乙地昼长短于甲地
C.③时之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D.④时之后,乙地昼长开始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