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加拿大主要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农业 D.人口
2.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
①植被覆盖率 ②水源分布 ③种植业区 ④工业区 ⑤人口分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三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O°、6O°为当地经度,回答下列各题。
1.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美洲板块
2.②③两处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
A.②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 ③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B.②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C.②处于西风的背风坡 ③处于西风的迎风坡
D.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 ③处于西风的背风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回答下列各题。
1.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2.为了保护南极环境,各国科考站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优势能源,未来南极可大
力发展的能源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煤炭
3.这里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
A.多暴风雪 B.高寒缺氧
C.降水稀少 D.日照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1.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2.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内M悬崖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 )
A.99米 B.149米
C.199米 D.201米
2.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水汽西进,季风区广 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云贵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准噶尔盆地
2. 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流水沉积 D. 风力沉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