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3066  63074  63080  63084  63090  63092  63096  63102  63104  63110  63116  63120  63122  63126  63132  63134  63140  63144  63146  63150  63152  63156  63158  63160  63161  63162  63164  63165  63166  63168  63170  63174  63176  63180  63182  63186  63192  63194  63200  63204  63206  63210  63216  63222  63224  63230  63234  63236  63242  63246  63252  63260  109140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阶地;紧邻其上的另一级阶地称为二阶地,依次类推。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新越低,越老越高。读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A.地壳下降 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 流水侵蚀

C.地壳下降 流水沉积 D.地壳抬升 流水沉积

2.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运便利 B.便于农耕

C.军事防御 D.文化传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干燥度是可能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读我国局部地区干燥度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和南京的干燥度分别约为( )

A. 1.0,1.5 B. 1.5,1.0

C. 1.0,0.75 D. 1.0,1.0

2.下列人类活动会导致局部地区干燥度上升的是( )

A.修建水库 B.植被破坏

C.退田还湖 D.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藏北牧民为解决用电问题,购置了一套移动光伏发电设备,设备主要由太阳能电池发电板、控制器、蓄电池组成,发电板可灵活调节朝向和与地面的夹角,发电过程中发电板朝向应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下列地区使用光伏发电设备,则每年发电时间与藏北牧民最接近的是( )

A.三亚 B.南昌

C.重庆 D.昆仑站

2.若某日发电板朝向变化超过了180?,则该日可能是( )

A.1月1日 B.3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3.某地也使用该发电装置,某日其发电板与地面的夹角为60?~80?,则使用该设备的可能是( )

A.巴西的印第安人 B.意大利人

C.西亚的阿拉伯人 D.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纵坐标表示数值大小,横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 )

A.年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 B.大洋气温年较差的纬度分布

C.大洋盐度的纬度分布 D.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

2.造成甲、乙两处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径流注人量不同 B.太阳高度角度不同

C.海陆面积不同 D.降雨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受风力的影响,同一湖泊的水位有时并不相同。下图是太湖某时段不同地点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这次天气过程太湖水位差最大值约为( )

A.3.0m B.2.45m

C.1.35m D.1.0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处在背风岸

B.③地先为迎风岸后为背风岸,迎风岸时风力更强

C.④地处在迎风岸

D.②③两地互为背风岸和迎风岸

3.引起这次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台风 B.冷锋

C.副热带高压 D.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 B.台湾岛

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

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

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

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地水文站平均径流量和降水量图及其所在河流局部水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6月至8月 B.3月至5月

C.12月至次年2月 D.9月至11月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2.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位于大陆东部

3.江西赣南山区生长积温与下列自然带生长积温最接近的是( )

A.混交林带 B.落叶林带

C.硬叶林带 D.荒漠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和图乙是某地不同季节的大气环流图,两图中的粗黑线是热带辐合带。

材料二:图丙是热带辐合带的剖面图

(1)判断材料一中两图分别表示的月份(七月与一月),并说明判定的理由。(3分)

(2)简述材料二所示甲带到丁带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3分)

(3)棉花生长期需水肥量大,但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根据材料分析A地气候特征的成因,并说明对棉花生长的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格兰德(Rio Grande)河是美国和墨西哥的界河。它发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Colorado雪山,全长3034公里,其中边界长2019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其中美国和墨西哥境内几乎各占一半。流域内多属干旱半干旱区,降雨量在200~760毫米之间变化,可能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夏季多暴雨,洪水期出现于6~11月,实际上,1978年以后,一次洪水也没有发生。流域水库众多,但水资源短缺,政府准备衬砌渠道以节水。

材料二:边境加工业是随着美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的一项政策发展起来的,这项政策严格限制了墨西哥人入境从事季节性农活。紧随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失业,于是墨西哥政府就在边境建立新的自由贸易区来吸引制造商投资,这些贸易区可以不受美国税款、工会和最低薪水要求的束缚。

材料三:格兰德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1)格兰德河水量少的原因。(4分)

(2)分析“衬砌渠道”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3)指出20世纪60年代墨西哥人到美国从事的主要季节性农活,并阐述你的理由。(4分)

(4)分析电子装配企业富士康选择在华雷斯城为戴尔生产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