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3196  63204  63210  63214  63220  63222  63226  63232  63234  63240  63246  63250  63252  63256  63262  63264  63270  63274  63276  63280  63282  63286  63288  63290  63291  63292  63294  63295  63296  63298  63300  63304  63306  63310  63312  63316  63322  63324  63330  63334  63336  63340  63346  63352  63354  63360  63364  63366  63372  63376  63382  63390  109140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2分)读“某区域简图和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原因。(10分)

(2)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3)简述该区域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该区域发展经济有利的区位条件。(8分)

(4)为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甲地设立工业园区,作为产业转移和重点发展区。简述该地在园区建设和工业企业引进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值的年份是( )

A.008 B.2010

C.2012 D.014

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产业升级和转移 B. 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下降

C.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 城镇房价增长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植被覆盖度较差的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 B.3~5月

C.7~9月 D.10~12月

2.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较长

C.晴天较多,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鲜切水果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即食需求,对新鲜水果进行处理,使产品保持生鲜状态的鲜切制品。鲜果切从加工到送到客户手中不超过6小时,以确保客户能食到最新鲜的果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鲜切水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B.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

2.该企业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 )

A.大型商场 B.超市

C.电子商务平台 D.专卖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I至VIII带为植被带,I至VIII带海拔不断升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I带为该坡自然带的基带,则II至VIII自然带的变化是( )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B.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C.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D.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2.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少

B. II带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较V带更多

C. I至II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

D. 该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大陆局部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给该区域带大量水汽形成降水的主导风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瓶树粗壮的树干能积蓄大量水分以备少雨期消耗。瓶树集中分布于图中( )

A.稀树草原区 B.荒漠区

C.森林和疏林区 D.红树林区

3.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之间的沿海滩涂,其他纬度也有零星分布。导致其他纬度有红树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洋流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农业生产发达,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材料二 右图为左图中A城的气候统计图。

(1)分析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2分)

(2)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针对该地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请你提出防治的措施。(1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云计算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是将分散的信息资源聚合调度,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受众。一个大型的云计算基地,除了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网络带宽,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有充裕的水、电支撑其散热、耗能等运营的基本需求。

材料二 2010年以来,我国的云计算在国家主导下,从概念逐渐走向应用层面,获得了飞速发展(如下图所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对城市传统的支柱产业如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起到很好的鹅提升和支持作用。最近有很多学者指出:国家需要在战略布局上进一步考虑云计算带给地区的分工,云计算产业的数据基础设施向西部转移,软件开发等部分保留在东部,是云计算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 2013年7月,工信部和发改委决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贵州贵阳和安徽淮南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其中鄂尔多斯和贵阳将建设为亚洲最大的两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1)描述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分布特点。(9分)

(2)以贵阳或鄂尔多斯地区为例,分析其发展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的条件。(12分)

(3)分析国家把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对西部地区带的积极影响。(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所示我国不同地区2010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是( )

A.东南省份,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机械化水平高

C.东南省份,科技水平高 D.东北和新疆,劳动力廉价

2.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水热配合好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