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3454  63462  63468  63472  63478  63480  63484  63490  63492  63498  63504  63508  63510  63514  63520  63522  63528  63532  63534  63538  63540  63544  63546  63548  63549  63550  63552  63553  63554  63556  63558  63562  63564  63568  63570  63574  63580  63582  63588  63592  63594  63598  63604  63610  63612  63618  63622  63624  63630  63634  63640  63648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C、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D、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地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国简图”,该国人口7 004.9万人,面积约163.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的可通航运河,下游从阿瓦士到河口,是良好的水运航道.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
(2)评价卡伦河下游通航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针叶林B、苔原
C、硬叶林D、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呼包银榆位于三省交界处,区内灌溉农业发达,矿产丰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上图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图中从B到A地区的植被依次出现荒漠--荒漠草原--
 
.制约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是
 

(3)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的美誉,该地灌溉农业发达,但在灌溉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比较好的灌溉方式为
 

(4)据报道,银川市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现湖泊蓄水量不及三分之一,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造成c区植被变化原因主要是由于(  )
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中所示纬线Q的纬度应为(  )
A、北纬20°
B、北纬25°
C、北纬30°
D、北纬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山地垂直自然带景观受水热条件差异的影响而多姿多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山麓向山顶,当气温降到0℃以下,山地会出现积雪带
B、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
C、山麓自然带一定是森林带
D、山地背风坡常形成干旱、半干旱景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图中是海洋上的一个岛屿,a和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若a和b分别表示赤道和北回归线,那么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和自然带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
B、乙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
C、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
D、乙地的气候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大风日数占全年比例(%)年平均7-8级大风日数(天)
-20~-2416~20200~3502000~270040~5080
(1)从图中可见,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出
 
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带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2)荒漠化的实质是:
 
,请列举我国主要荒漠化土地类型
 
(至少3种).
(3)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