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按成因分类,图中岩石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沉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左图中物质类型与右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丙 B.②—丁
C.③—乙 D.④—甲
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①处构造好于⑥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11月“北京APCE会议”期间,水立方附近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露出了久违的蓝天白云,被众人亲切的称为“APCE蓝”。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APEC蓝”的出现,得益于一些工厂停产,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力环流原理,你认为迁出企业最适合迁往下图中的哪个地点?
A.① B.② C.③ D.④
2.“APCE蓝”的出现说明雾霾是可以治理的,下列治理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实施汽车单双号限号通行
B.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增加大气除尘装置,净化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邹城市中心店镇利用温室大棚发展了冬季草莓采摘游活动。图中温室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B.增加土壤肥力
C.降低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
D.减少温室大棚内地面辐射的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9月18日,台风“凤凰”致浙江近87万人受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表示台风“凤凰”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2.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台风属于
A.生物灾害 B.海洋灾害
C.气象灾害 D.地质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该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图中甲处植被遭受破坏,则水循环各环节中
A.地表径流总量会减少 B.地下径流总量会减少
C.下渗将会增加 D.植物蒸腾作用将会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某年7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2.图中索科特拉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文
C.生物 D.地形
2.图示各自然要素统一的演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3.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山地位于南半球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图中可反映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清洁资源分布示意图,该资源最可能是
A.潮汐能 B.石油
C.太阳能 D.风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