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回答下列小题。
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 )
A.主要由于水分差异造成
B.主要由于热量差异造成
C.主要由于地形差异造成
D.主要由于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造成
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是主要成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荒漠化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右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面积锐减 D.生态用水紧张
2.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心从0点移到P1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B.重心从0点移到P2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甲图中A处气压值可能为_____,B处风向为_____。(2分)
(2)图中C处表示锋线,可能形成_________锋面,预测未来几天D处天气的变化特点。(4分)
(3)若两图表示不同季节,最可能表示冬季的是_______图,试说出判定的依据。(4分)
(4)若两图表示连续一周的气压变化,说出图中E处天气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年较差(℃) | 日较差(℃) | |||||
年平均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
昆明 | 12.1 | 11.1 | 13.9 | 14.8 | 7.2 | 8.8 |
贵阳 | 19.1 | 8.0 | 6.9 | 9.3 | 8.0 | 7.5 |
材料二 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
11—4月 | 5—10月 | |||||
降水量(mm) | 降水日数(天) | 相对湿度(%) | 降水量(mm) | 降水日数(天) | 相对湿度(%) | |
昆明 | 116.3 | 31.0 | 66 | 918.1 | 103.6 | 79 |
贵阳 | 278.5 | 80.9 | 77 | 849.8 | 95.0 | 76 |
(1)根据资料一,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4分)
(2)冬春季节,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较夏秋季节明显。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关系,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8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0C,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0C。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 风速。由
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南美洲赤道区域环流状况示意图(甲)和南美洲区域图(乙)
材料二 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的1/3,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破坏,面积剧减。
(1)材料一甲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B处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图示环流状况下形成的降水类型叫做________雨。(4分)
(2)近些年来,亚马孙部分区域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说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大规模破坏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月19日,失联11年的欧洲火星探测器“猎兔犬2号”在火星现身,其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生物存在的证据。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火星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3.下列可作为火星上存在生物证据的是
A.坚硬的地表 B.强烈的光照
C.存在液态水 D.公转轨道与地球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央电视台某日在北京时间6时30分“体育晨报”栏目的两幅截图画面,完成以下问题。
(在左图中时间后面加上“天气晴”)
1.此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时间是
A.3时30分 B.19时30分
C.9时30分 D.17时30分
2.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2.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