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下图为2013年7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降水量与该地区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2013年7月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4分)
(2)在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指出防御图示灾害应采取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地理—环境保护】(10分)
M河为海河的支流,经多次修整已成“人工河”,其自净能力几乎为零,水质极差;因闸、坝多而使干流在枯水期流动性极差,几乎成湖泊。为改善水质,M河在三个河段修建了污水处理厂。下图为M河干支流2009年至2010年的COD(化学耗氧量)观测数据,COD数值越高,则水质越差。
指出图中建有污水处理厂的三个河段。为了改善W河水质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图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朗伊尔城位置示意图,它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右图是2014年暑假苏南某中学师生赴该岛科学考察时拍摄到的照片。读图回答各题。
1.朗伊尔城所在的岛屿南、北端的纬度相差近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速度约为0.25°/天,下列极昼天数与朗伊尔城最接近的是
A. 150天左右 B. 100天左右
C. 50天左右 D. 20天左右
2.考察队员发现岛上的房屋都建在木桩上,原因是
A. 减少占用耕地 B. 保护野生动物
C. 通风防潮 D. 减轻冻土融化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图是太行山地区的绝壁长廊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根据左图可以判断该地区先后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是:
A. 堆积――地壳抬升――断裂――侵蚀 B. 地壳抬升――堆积――断裂――侵蚀
C. 断裂――侵蚀――地壳抬升――堆积 D. 地壳抬升――侵蚀――断裂――堆积
2.该地区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O为极点,EPH为晨昏线, P点正在日出。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现象与图示时间相近的是
A. 墨累-达令盆地收获小麦 B. 我国北方多沙尘暴
C. 亚欧大陆低压势力强盛 D. 苏州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
2.图中洋流
A. a洋流沿岸有热带荒漠 B.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 c流经大陆西岸 D. abcd组成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月华北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图是该区域1月15日—16日的空气质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时段区域内有一次明显的锋面活动,推测16日11时锋线的大致位置
A.甲线附近 B.乙线附近
C.丙线附近 D.丁线附近
2.有关下列地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
A.A地因在冷空气源地附近,风力强,污染物浓度下降
B.B地因吹偏南风,湿度上升,污染物浓度将升高
C.C地因位于锋后,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浓度升高
D.D地因冷暖空气相遇,挤压聚集,污染物浓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A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后的遥感影像图,图B为该河流大坝以下河段的某观测站测得的流量过程线与流量历时曲线图,流量历时是指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流量出现的天数之和。读图回答下题。
1.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A.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 B.大坝下游水位升高,淹没水中沙洲
C.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增大 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减少
2.大坝建成后,流量历时曲线上的甲、乙点将
A.甲、乙同时上移 B.甲下移,乙上移
C.甲、乙同时下移 D.甲上移,乙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河段,流速最快的是
A.A B.B C.C D.D
2.关于图示区域的正确说法是
A.甲河谷北侧地表径流流速快于南侧 B.乙地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丙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D.河流从丁地流向甲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表示我国总人口变化趋势,图表示我国15-64岁组(劳动人口)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动趋势(%),其中,低、中、高方案生育率分别为1.4‰、1.5‰、1.6‰。读图回答下题。
1.2010-2050年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为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B.生育率越高,中国总人口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早
C.高生育率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始终最高
D.2050年高方案和低方案的人口总数约相差1亿
2.为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后
A.延缓我国老龄化进程 B.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状
C.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D.改善我国人口性别比不平衡的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家乐是新兴旅游休闲形式,表现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表为百度地图搜索到的江苏“农家乐”数量。据此回答下题。
1.苏南农家乐的数量远高于苏北,主要原因是
A.苏南农家乐规模大 B.苏南人口密度大
C.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D.苏南土地资源有限
2.关于农家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农村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B.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C.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D.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