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6447  66455  66461  66465  66471  66473  66477  66483  66485  66491  66497  66501  66503  66507  66513  66515  66521  66525  66527  66531  66533  66537  66539  66541  66542  66543  66545  66546  66547  66549  66551  66555  66557  66561  66563  66567  66573  66575  66581  66585  66587  66591  66597  66603  66605  66611  66615  66617  66623  66627  66633  66641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33~34题。

33.图中四地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4.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沿某大洲大陆中部某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 图中控制a地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32. 图示季节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

C.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D.长江流域可能出现伏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9~30题。

29.近地面大气中

A.气温高低取决于①的多少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增加

C.下垫面不同,对③的增减没有影响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强

30.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14时,主要和环节(  )有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27~28题。

27.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28.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右图所示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25~26题。

25.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26.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23~24题。

23.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

24.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   冬季            B.大气降水     冬季

C.地下水     春季            D.大气降水     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某地区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 “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A. 5°~10°        B. 10°~15°        C. 15°~30°       D. 35°~40°

21. “极强度”石漠化出现概率最高的坡向在

A. 南坡         B. 北坡           C. 西南坡         D. 东北坡

22. 造成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 图中岛屿

A. 地处低纬,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B.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C. 东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D. 南北狭长,两端相距约1400千米

18. 图中甲区域人口密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A. 平原广阔,水源充足        B. 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C. 工业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D. 远离海洋,免受台风袭击

19.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充足    ②光照条件好  ③地势平缓    ④降水丰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 图中②地自然景观与①地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洋流      D. 季风

15. 图中③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大牧场放牧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

16. 图中④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劳动力投入少    B. 商品率高   

C. 水利工程量大    D. 机械化程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 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 甲→乙→丁→丙   B. 乙→甲→丁→丙    C. 丙→乙→甲→丁      D. 丁→甲→乙→丙

13. 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丙时期相符合的国家可能是

A. 印度       B. 尼日利亚        C. 韩国        D. 俄罗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