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潮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称为“悬湖”。 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洪涝灾害。下图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1)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6分)
(2)分析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甲地未来几天经历的天气变化。 (6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区域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 B.寒暖流交汇 C.暖流流经 D.冬季风南下
30.图中B、C、D海区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海洋、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温带大陆、热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热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式、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和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27~28题·
27.甲处的洋流与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28.关于甲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风海流 B.利于沿岸热带荒漠的形成
C.利于沿岸渔场的形成 D.属于水平补偿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
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25~26题。
25.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降水集中于5、6月份 D.位于干旱地区
26.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增多 B.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
C.人口增多,用水量大 D.水土流失严重,地下径流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24.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 成月牙泉(见圈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 “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21~22题。
21.据图所示月牙泉的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汇集 D.地下水
22.月牙泉日趋干涸,说明( )
A.海陆间水循环减弱 B.内陆水循环增强 C.潜水水位升高 D.承压水位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 下垫面时,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9-20题。
19.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20.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 速度东移。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L地的气压值可能为( )
A.1005百帕 B.1006百帕 C.994百帕 D.992百帕
18.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16.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