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区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2.如果AB段河流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22200 B.1:2220000 C. 1: 11000 D. 1: 11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5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届时,海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通过该管道输送至国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3分)
(2)说出中缅油气管道铺设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2分)
(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保障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3分)
(4)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将促进云南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石化基地,分析石化基地的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河的水文特征。(4分)
(2)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分析保护甲河流域水环境的措施。(3分)
(3)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交汇对乙城市发展的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及该区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气候、植被三方面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3分)
(2)根据气候资料,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4分)
(3)列举该区域南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2分)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4分)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2分)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该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图中①地的风向,说出一种发生在②地与此季节相符的天文现象。(4分)
(2)描述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3分)
(3)近年来,世界各国对②附近海域的科学考察越来越多,试从地理角度简述该地区的重要性。(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年12月17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24~25题。
24.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④减轻生态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 B.地形 C.技术 D.移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巴西利亚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指数(综合指数越高,水质越差)的变化趋势图,回答22~23题。
2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用地面积在逐年减少
B.城市绿地面积在增加
C.人均城市绿化面积在上升
D.水质总体趋势是波动下降
23.巴西利亚市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是
A.积极发展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减小工业用地面积,限制工业的发展
C.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关停并转污染企业
D.完善交通运输网,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回答20~21题。
20.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21.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就业机会减少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18~19题。
1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B.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19.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①吸引外来移民适入 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