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9636  69644  69650  69654  69660  69662  69666  69672  69674  69680  69686  69690  69692  69696  69702  69704  69710  69714  69716  69720  69722  69726  69728  69730  69731  69732  69734  69735  69736  69738  69740  69744  69746  69750  69752  69756  69762  69764  69770  69774  69776  69780  69786  69792  69794  69800  69804  69806  69812  69816  69822  69830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该图表示地租立体分布状况(单位:元/平方米),读图回答: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A处,形成原因是A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B、C、D、E处,判断理由地处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交汇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
(3)A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DGF
(4)图中G代表居住用地,形成原因是G尽管距离市中心较近,但远离主要公路,通达性较低,不是商业区和工业区的最佳区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读图“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自然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科技发展水平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 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3)图中的C因素表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E因素表示经济发达程度,其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5)图中D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目前对D的估计,中国大约是16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阅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 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20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
材料二: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催生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
材料三:上海市连续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2004年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的出现的产生原因是70年代初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1959~1961年期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接近现代型和现代型的转变.
(3)分析说明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原因.
(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5)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B(填选项)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
C、老龄人口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③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 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2)④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南半球该区域陆地缺失.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A(A: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减少.
(4)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在亚欧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方法是出生率减死亡率.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B(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该类型.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现代型型”,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
(5)由A模式转向B模式,主要是由于死亡率的转变引起的,
由B模式转向C模式,主要是由于出生率的转变引起的.
(6)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C阶段(填字母).
(7)C与B阶段的后期相比,死亡率有所升高,其原因是:老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而老年人死亡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个人从北纬10°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50千米,那么终点与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是(  )
A.终点与起点重合B.终点位于起点的东方
C.终点位于起点的西方D.终点位于起点的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读下图,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最小,丙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广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