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是平原地区
B.都位于入海口处
C.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D.土壤都比较肥沃
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一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两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2.保护和恢复西北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木的砍伐
③生态破坏严重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两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两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省级行政区B相比较,省级行政区A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棉花产地 ②拥有廉价劳动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省级行政区B的是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缓解因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
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④实现广大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类活动也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水源 D.经济发展水平
2.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谷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
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
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回答下列问题。
1.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丰富,水量大 ②平行水系,支流多
③地形崎岖,落差大 ④流经高原,河流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
③增加入海水量 ④加速河口淤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还有
①钢铁工业 ②有色冶金
③甜菜种植、加工业 ④水产养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 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 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土资源丰富
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
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常年10 月30 日初霜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地等值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2.乙位于渭河谷地,关于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绿阔叶林广布 B.地壳断裂下陷形成
C.河流终年不冻 D.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10个省(黑、吉、辽、冀、豫、苏、皖、赣、湘、鄂)。读“10个省耕地及粮食生产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粮食生产集中布局的优点,不正确的是
A.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B.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D.利于农药和化肥的集中高效使用
2.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形势严峻,为确保耕地红线(保有量不低于18 亿亩)应
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禁止建筑、交通、城市建设等占用耕地
B.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受灾耕地面积,复垦荒地、废矿区等
C.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
D.逐渐取消生态退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左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右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2.右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绿洲种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前,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①、②、③、④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是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