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最大落差可能是
A.850m B.600m
C.550m D.400m
2.在M、N、P、Q四点中,海拔高度可能相同的两点是
A.M和N B.P和Q
C.M和Q D.M和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四省区中,全部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四省区中,气候南北差异最明显的是
A. 秦 B. 鄂
C. 粤 D. 黑
3.关于①、②、③、④四图中的省会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中的城市位于黄河沿岸
B.图②中的城市位于长江沿岸
C.图③中的城市位于秦岭以北
D.图④中的城市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4.下列关于图中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①中的河段水能较小
B. 图②中的地区濒临东海
C. 图③中的人口迁入较多
D. 图④中的地区地广人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图,图中数字顺时针依次为①~⑧,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 ①——太原——秦 B. ③——武汉——鄂
C. ⑤——重庆——渝 D. ⑦——宁夏——宁
2.关于图中各省份相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有著名的大同煤矿
B. ④是我国西部省份,为五大直辖市之一
C. ⑥省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
D. ⑧省东部森林覆盖率高,西部地区草类繁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沿90°E的部分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地是我国的
A.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2.与P地形区相比,Q地
A. 年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
B. 年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
C.年降水较多,年均温较高
D. 年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
3.导致P、Q两地形区年均温具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 P地距海较Q地近 ② P地纬度较Q地低
③ R山地阻挡冷空气 ④ Q地海拔较P地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Q地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 太平洋和印度洋
C.印度洋和大西洋 D. 大西洋和北冰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主要表现是
①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
②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地区偏大
③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④气候复杂多样,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成都.北京.兰州.乌鲁木齐四城市降水和气温资料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代表乌鲁木齐气候资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城市④比城市①降水量少是因为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锋面雨带控制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高二年级上期期末考试时间安排表(该市的正常午餐时间为13:30左右),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按正常作息时间,做出此考试时间安排最可能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天津
C.武汉 D.乌鲁木齐
2.此次考试期间,该城市与重庆相同的是
A.昼长逐渐变短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气温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代表的矿物能源分别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 B.煤、天然气和石油
C.天然气、石油和煤 D.石油、天然气和煤
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山西、黑龙江、新疆 B.黑龙江、山西、新疆
C.黑龙江、新疆、山西 D.新疆、山西、黑龙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甲——东北地区 B.乙——西双版纳
C.丙——珠江三角洲 D.丁——台湾岛
2.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