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1840  71848  71854  71858  71864  71866  71870  71876  71878  71884  71890  71894  71896  71900  71906  71908  71914  71918  71920  71924  71926  71930  71932  71934  71935  71936  71938  71939  71940  71942  71944  71948  71950  71954  71956  71960  71966  71968  71974  71978  71980  71984  71990  71996  71998  72004  72008  72010  72016  72020  72026  72034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内最大高差可能是( )

A.490米 B.630米 C.720米 D.810米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宜露营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对图中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与北岸距离渐大

B.甲的南侧河流堆积明显

C.乙与河流东岸距离渐小

D.乙处河段西岸下切侵蚀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为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洋流

2.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

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科技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殊。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提、飞沙堰溢洪低坝和宝瓶口进水口。

(1)岷江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文变化大。仔细对比左右两图的变化,试分析岷江水从离堆附近引入成都平原时,冬夏引水量皆很稳定的原因。

(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地区也是当地人口的主要聚居区。

绿洲退化是荒漠化的重要反映。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1)试分析当地人口聚居在绿洲地区的主要自然原因。

(2)试从绿洲与沙漠、山脉的关系出发,归纳该地区古、今绿洲位置变化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人为原因。

(3)为防止绿洲的进一步退化,试列举治理当地绿洲退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地理必做题)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图示地区地域辽阔,西边与5个国家接壤,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瓜果品种驰名中外,还有规划中的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当地石油、天然气丰富,其他矿产资源如煤、铜、铁、金、石膏等也很丰富。但是目前该地区进出的人员、物资绝大部分依靠公路运输,交通困难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简述南疆铁路的分布特点及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1.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2.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3.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据此完成下题。

1.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A、孟买 B、上海 C、悉尼 D、圣地亚哥

2.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 B、盛行西风影响

C、暖流影响 D、西南季风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某岛国地理环境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题。

1.该国地形形成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 D、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2.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

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变化表(性别比为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据此回答下题。

人口总数(亿)

城市化(%)

性别比

1-14岁人口比重(%)

≥60岁人口比重(%)

文盲率(%)

流动人口(万)

第五次

12.658

36.22

106.74

22.89

10.33

6.72

14440

第六次

13.397

49.68

105.20

16.60

13.26[

4.08

26139

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多的是

A、城市人口 B、女性人口

C、老龄人口 D、流动人口

2.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特点中,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B、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C、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据“上海市2012年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绘制的上海市各项指示人口容量的估算值(万人)统计柱状图,读图回答下题。

1.对上海市综合常住人口影响最密切的指标是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经济发展水平 D、垃圾处理能力

2.下列提升人口容量的措施中,有利于提高上海市今后人口容量的合理措施有

①减少人均建筑面积,提高人口密度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将居民迁往郊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