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1946  71954  71960  71964  71970  71972  71976  71982  71984  71990  71996  72000  72002  72006  72012  72014  72020  72024  72026  72030  72032  72036  72038  72040  72041  72042  72044  72045  72046  72048  72050  72054  72056  72060  72062  72066  72072  72074  72080  72084  72086  72090  72096  72102  72104  72110  72114  72116  72122  72126  72132  72140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完成下题。

1.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最可能分别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黑龙江 B.东北平原 福建

C.黄海沿岸 新疆 D.海南岛山区 河南

2.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分别是

A.高寒缺氧 冬暖夏凉 B.潮湿、多虫鼠 土层深厚

C.干旱缺水 木材短缺 D.多火山、地震 降水稀少

3.乙图中的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阻沙 B.挡风 C.防水 D.遮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题。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

C.保护农田 D.净化空气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积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1.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B.增加旅游景观

C.防治土地盐碱化 D.提高粮食产量

2.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 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 ③沙区粮食产业 ④沙漠旅游休闲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欲对该地区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所需的最佳资料或技术手段为

A.卫星遥感图像、GIS技术

B.1:20万比例尺地形图、土壤类型分布图

C.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D.GPS技术、GIS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题。

1.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冰川融水减少

C.河流水量减少 D.沙丘移向绿洲

2.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游牧活动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D.发展节水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1.读图a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B.地势平缓,排水不畅

C.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

D.有湖泊水连续补给

2.读图b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影响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B.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

C.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D.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黑土保护迫在眉睫,黑龙江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黑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

A.地形图和气温分布图

B.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C.土地利用结构图和工业分布图

D.植被类型分布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

2.为实现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小组在调查之后提出的方案,可行的是

A.开发荒地、沼泽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尽力开发现有优质原始林木,发展林区经济

C.大量外迁人口,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D.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3.下表是几位同学对该流域某切沟研究之后,做出的该切沟“冬春季和雨季蚀积变化及其对应降水量表”(*表示降雪量),对图表信息的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

A.沟内雨季以侵蚀为主

B.沟内冬春季以沉积为主

C.全年都是流水侵蚀,无冻融侵蚀

D.切沟净体积变化=沟内沉积体积-沟内侵蚀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表述,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城市化速度过快

C.失业率高 D.产业结构单一

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结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下题。

1.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该地区湿地的价值主要表现在: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体上也存在“病症”(下图)。据此完成下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B.“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C.“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D.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据此回答下题。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1.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功效中,哪项不属于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产生的有利影响

A.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B.保护了土壤肥力

C.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D.提高了复种指数

3.根据实验资料,“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使用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宁夏平原 D.江汉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