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2148  72156  72162  72166  72172  72174  72178  72184  72186  72192  72198  72202  72204  72208  72214  72216  72222  72226  72228  72232  72234  72238  72240  72242  72243  72244  72246  72247  72248  72250  72252  72256  72258  72262  72264  72268  72274  72276  72282  72286  72288  72292  72298  72304  72306  72312  72316  72318  72324  72328  72334  72342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2.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3.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侯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16~18题。

 

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管道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3.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3.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大大稳定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据此回答27~28题。

1.引黄济青最直接的环境效益是

A.使青岛市民用上了清洁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称

C.减缓了青岛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

D.改变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雾岛效应

2.引黄济青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主要以藻类为食)鱼苗,目的最可能是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为吸引鸟类而投放的饵料

D.发展生态旅游,供旅客垂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二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图示产业才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拥有

A.资本优势 B.劳动力优势

C.技术优势 D.信息优势

2.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B.延缓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C.这种产业转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D.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