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22分)
材料一:在非洲,由于土质退化,大片大片的农田和放牧地区正在消失。在撒哈拉大沙漠南部边缘地带,近50年来已有约25万平方英里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沙漠,这片土地的面积相当于索马里的国土。由于已无法使现有的农田提高质量,非洲农民被迫通过砍伐森林或利用更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扩大生产。非洲每年大约有1200万英亩的森林消失,这主要是人们开垦农业用地造成的。非洲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但并没有使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也没有减少原本贫困的现象。从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时间里,肯尼亚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从40%增至47%,在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营养不良的人口从9600万激增至2.04亿。直到今天,贫穷的非洲一直在依靠外国的援助才能拨款进口粮食。这在今后几年将会变得更加困难。目前,非洲的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为2%,如果不增加粮食生产,那么到了2020年,这个地区的粮食赤字,也就是粮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差额,将增加到7倍以上,达到7400万吨。
材料二:非洲的人口约有十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5%,自然增长率为2.4%,位于世界各大洲之首。
(1)非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解决措施?(12分)
(2)非洲的粮食问题是如何产生的?(6分)
(3)农民砍伐森林或过度开垦荒地扩大生产,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8日10:51(中秋节为9月27日)在南美洲全境可欣赏到月全食、中秋月红红月亮等美丽景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欣赏月全食时,月球位于图中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红月亮”是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折射后,照射到月球上而形成。下列现象与“红月亮”现象形成的原因相似的是
A.耀斑 B.流星 C.彩虹 D.晚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105°E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c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m B.230m C.250m D.300m
2.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太阳位于丙所在方位 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C.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空气质量①④两处最差 B.a处的气温比b处低
C.②③处有逆温现象发生 D.江面以下沉气流为主
2.晴天中,图c、d两点距离最近的时间最可能是
A.8时 B.12时 C.14时 D.18时
3.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夜雨 B.雾霾 C.洪涝 D.冻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日10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此时天气晴朗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依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观测点的相关信息记录在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底层新老关系 | 地层代号 | 观测点坐标 |
新 老 | C | (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 |
D |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 |
S |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
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考察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2月份气候资料分布图,冬季冷湿是影响该区域人们活动的主旋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2月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图示地区的湖泊多为不冻湖的原因。(8分)
(2)归纳总结图示地区0°等温线走向的分布规律并分别说明其影响因素。(8分)
(3)2014年图示国家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9%,多种农产品对外依赖度非常高,尽管图示区域冬季冷湿,但该国的图示区域的全年粮食自给率达到128%,请说明图示地区粮食自给率高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图中山地呈东西走向,夏、秋两季均有大量降雨,每年为关中地区送去大量优质淡水资源。山地北侧发育了上千条瀑布,而山地南侧则难见瀑布的身影。
(1)当图中河流一年中第一次进入汛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西安昼夜变化幅度最小 B.正是图中山地红叶满山
C.该地区小麦正值收割期 D.我国雨带移至华北地区
(2)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
①为什么瀑布多出现在该山地北坡。②图中山脉夏、秋季均多雨的原因。(12分)
(3)图中的城市80%以上被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占据,改变了城市的自然状态。请说明城市硬质地面面积过大会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哪些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进行农业观光、农庄(农家乐)休闲、乡村自然风貌观光、森林生态观光及度假、农事体验、高科技农业园科普教育及乡村旅游节事等活动,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乡村旅游景点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
描述该城市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风暴似乎太阳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广袤的空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却是难以预测的。历史上曾发生多次严重的太阳风暴事件,其中1859年发生的“卡林顿事件”是历史记录中最大规模的,强烈的地磁效应使得刚刚形成的世界电报网络陷入瘫痪;1989年的太阳风暴,在90秒内烧毁1万多个变压器,致使加拿大魁北克省电力中断9小时。有人说:“太阳风暴是我们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富贵病。”
(1)材料中反映了“太阳风暴”灾害的哪些特点?(4分)
(2)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说“太阳风暴是我们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富贵病”?(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