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太阳直射点由甲向乙运动的过程中,菏泽地区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放鞭炮,守岁迎春 B.吃月饼,共庆团圆
C.荡秋千,踏青插柳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太阳直射点位于乙点时,下列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赤道 ②南回归线 ③北极圈 ④南极圈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3.太阳直射点从甲到丙的移动过程中,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B.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C.菏泽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为地球大气三圈环流中的其中一个环流圈,则( )
A. 若为低纬度环流圈,丁为东北信风
B. 若为中纬度环流圈,丙处近地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C. 若为高纬度环流圈,丁为东北风
D. 若为低纬度环流圈,甲处近地面为赤道低气压带
2.若图示为海陆间热力环流模式图,则( )
A. 若为白天,甲下方表示陆地,丙下方表示海洋
B. 甲处近地面气温高于丙处近地面
C. 若为冬季,甲下方表示海洋,丙下方表示陆地
D. 甲处近地面气压高于丙处近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C.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2.由甲图推断,乙图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左图为“某地气象资料图”,曲线代表各月平均气温变化,柱状图代表各月降水量。下右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为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左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6 月下旬,影响该地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分布状况和右图大致相同
B.该气候类型夏季受丙控制,冬季受乙控制
C.该地夏季受乙控制,冬季受丙控制
D.该气候类型的成因和黄赤交角无关
2.下列关于左图气候类型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在大陆西岸
B.七大洲中只有南极洲不存在该气候类型
C.雨热不同期是该气候类型的显著特点
D.该气候类型分布在20°~ 30°的纬度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简述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基本特点。(2分)
(2)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大坝建在A、B、C、D、E、F何处较合适?________ 。水库的建设中会该地区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等负面影响。(3分)
(3)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2分)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4分)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2分)
(4)描述图中C所在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该日的日期为 ,北半球节气为 ,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再过三个月我国处在什么季节 。
(3)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甲点的昼长为 小时,甲点的太阳高度是 。
(4)乙地的地方时为 ,此时,北京时间为 。
(5)有一水平运动的物体从乙点向正北运动,过一段时间后将向什么方向偏(东或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 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材料二 《北京晨报》2012年2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三 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2分)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2分)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4分)
(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南亚地形图,读图并结合表1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大是因为印度比中国:
①国土面积大 ②平原面积大
③低海拔面积比重大 ④水热丰富区面积比重大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分析表1可得出,2012年中国比印度:
A.净增加人口数量少 B.0—14岁人口数量多
C.老龄化严重 D.城市人口数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