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城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发展早,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2.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B.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C.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D.出现了逆城市化,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3.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国
A.原料、燃料丰富 B.位置优越,海运发达
C.劳动力和水能丰富 D.重视科技投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D.平原
2.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152米,坝高可能为
A.52米 B.70米 C.102米 D.120米
3.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下列四地中肯定被淹没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 D.丙
4.该水库放水时,在坝前会形成一道道壮观的人工瀑布。若要拍摄一张该景观的照片,图中四个地点中最佳的是
A.甲 B.乙 B.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逐渐枯竭,雪线下降
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A.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开发活动,将当地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草场载畜量,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D.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线为山谷线,集水线 B.pq线为山脊线,分水线
C.mn线为山脊线,集水线 D.mn线为山谷线,分水线
2.若图中曲线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分布图,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对应的近地面天气多晴朗
B.n对应的近地面天气多晴朗
C.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一定比n地近地面气压高
D.q点气压一定比m点气压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之比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2.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面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A.酸雨 B.水污染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变暖
3.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A.铁矿资源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 D.市场狭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下图中 M 地附近有 20 多万亩沙丘。
材料二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左图 )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右图)
材料三 2011 年 11 月,位于 M 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仅2012年1月,4 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 8天。
(l)指出左图中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2分)
(2)简述左图中 M 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8分)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P 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l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
材料三 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据统计,非洲西部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 8人,人均年收入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 2,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l)据图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6分)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二上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新网2010年10月1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该大桥将于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这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1)关于“珠三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
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三角洲 ②位于广东省东部,平原广阔 ③河流纵横交错,水热条件好 ④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简述“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
(3)打造“珠三角”地区城市群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问题?(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3.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