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2659  72667  72673  72677  72683  72685  72689  72695  72697  72703  72709  72713  72715  72719  72725  72727  72733  72737  72739  72743  72745  72749  72751  72753  72754  72755  72757  72758  72759  72761  72763  72767  72769  72773  72775  72779  72785  72787  72793  72797  72799  72803  72809  72815  72817  72823  72827  72829  72835  72839  72845  72853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灾害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③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

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

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 ②人口数量减少 ③人口素质提高 ④初婚年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

C.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①为了降低成本 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③市区交通拥挤 ④为了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国家中,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泰国 B.英国 C.印度 D.巴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北京市和天津市政府相继做出决定,停止两市的水稻种植,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政府做出此决定的原因是

A、稻米生产过剩,价格太低 B、水稻产量低于玉米和小麦

C、北方居民习惯吃面食 D、为了节约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兰州的市场上,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这个便捷的商业网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居民的需要

C.冷冻、包装技术的提高 D.运输技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理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表所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省区

辽宁

京津翼

山东

沪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人均GDP(元)

11017

10087

9409

14413

12906

11293

11180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0.21

46.96

49.69

50.25

52.74

43.65

50.39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9.01

42.31

35.46

41.27

36.26

40.01

39.26

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0.19

0.35

0.10

0.46

0.60

0.40

1.32

1.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A.辽宁 B.山东 C.福建 D.广东

2.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辽宁 B.沪苏 C.山东 D.福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